王春霞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人為本的組織管理理論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全新管理理念。要求學校教育行政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使整個學校的教育管理結構更加合理,提高管理綜合質量和效率,同時緊跟時代,達到良性運轉的目的。以基于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為研究對象,闡述了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內涵,分析了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為本需要遵循的原則,并對其具體實施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以人為本;學校教育;行政管理
作為一個全新的教育行政管理理念,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主要是以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為中心,將人的因素放在主要位置,充分激發人力資源內在的潛力,使人力資本價值和競爭實力得到最大的提升,為學校行政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座。
一、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內涵
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內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以人為中心。這是指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明確人的主導地位,將人作為行政管理的主體,充分挖掘和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促進人力資源內在潛力的充分發揮。第二個方面是要以實現人自身綜合發展為目標,明確這一主體的實際要求,并與實際相結合,創設出相應的條件,進而達到人力資源發展的要求。總的來說,就是在學校實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出發,調配好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在以教職工自身發展所需為基礎的前提下,通過激勵的方式來刺激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使教職工的內在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從而促進其自身價值得到發揮,提高自身工作的自覺性,強化工作服務意識,為實現高效教育目標奠定基礎。
二、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中的以人為本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一)遵循科學性價值追求
首先,在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為本需要遵循科學性價值追求。科學性是指在教育行政管理中,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辦理事務,注意采取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使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優化整個管理程序,對管理活動進行分層,每個部門、單位和個人都在自己的層次當中,任務細化,各有各的責任和任務。其次要合理地安排人、財務、物資等資源,提高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整體效率和成效,為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有效使用教育人才提供幫助。
(二)遵循方向性原則
在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中還要遵循方向性原則,方向性原則指的是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以國家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及法規為依據,徹底執行黨的基本政策路線,為我國教育建設發展做出貢獻。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沿著黨的指引方向進行教育事務的管理,能夠確保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不斷適應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保證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實現。
(三)遵循民主性原則
民主性原則是指在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必須充分弘揚民主精神,集思廣益,調動群眾對教育事業的參與性、支持度和關心度,為現代化教育行政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廣大教育工作者都是學校的主人,參與管理是其基本的權利。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廣大干部和職員以及學校的師生,他們都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因此,學校發生的重大事件和問題,應該通過代表會、座談會等方式來進行討論,充分接納各種意見,使教育管理充分發揮民主性。
三、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具體實施的對策
(一)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強化溝通交流
以人為本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在黨的方針指引下,在尊重每個教育工作者尊嚴的前提下,強化溝通交流,充分激發人力資源的內在能動性,進而提高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實踐中,學校必須全方面考慮到各個教育職工的需求(包括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積極地融入教職工的工作與生活中,及時了解他們所要所想,并給予關懷和關愛,實現其思想的引導和啟發,與其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進而充分調動教職工的主觀積極性。
(二)在依法管理的基礎上重視激勵機制的作用
在開展管理工作過程中,學校教育部門需要依法進行管理,進而依靠依法治校來實現對學校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實現責任制度的落實,避免違法亂紀等行為的發生,為良好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打下基礎。同時,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學校應進一步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使每個教育職工者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充分表達個人意見,體現教育管理的民主思想,為實現優良的學校教育行政管理打好基礎。另外,學校還要重視激勵機制的實施,借助激勵制度來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職工的表現欲望,激發其工作熱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打造相應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需要打造相應校園文化氛圍,強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出發,使教育工作者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影響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其對教育工作更加敬業。
在現代化的今天,學校需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教育行政管理中,并通過新的管理模式來提升整個行政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學校育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吳悅.以人為本的現代我國教育行政管理分析[J].考試周刊,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