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云梅
摘 要:主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德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自從新課改推行以來,學校教育發生了很大轉變,學生的成長環境也出現了很多變化。面對這些變化,德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所以學校要更加重視德育工作,優化德育方法,完善德育管理,提升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德育和智育發展不平衡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校依然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自從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后,德育工作開始占據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在重智輕德思想的約束下,學校普遍把學習成績當作教學評價標準,所以很多教師都非常重視課程內容教學,忽視學生的品德教育。當教育質量和德育存在沖突的時候,學校一般都會選擇削減德育課程時間,教師也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去設計德育教學。有的學校為了在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片面追求升學率,德育工作常常被束之高閣;還有學校將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這是對德育工作的誤解。所以學校最關鍵的就是平衡德育和智育的關系,要做到兩者并行發展。
2.德育管理過于簡單
德育的目的是塑造學生的行為和健康人格,當前的學校德育工作大多處于遵守學校紀律和規范學生行為層面上。通過學校、年紀和班級這些階層的管理,將學生束縛在管理制度的規范下,不能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這種過于重視形式忽略內在培養的方式,讓德育工作變成了簡單的行為塑造,導致德育工作的活力漸漸缺失。如果學校的德育工作只是簡單地重復行為訓練,那么學生的行為只是有外部動機操控,學生迫于學校紀律的壓力不得不規范自己,根本沒有認識到遵守紀律對于自身的成長有何意義。一旦學生離開學校和教師的監督,往往就會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行為,只有學生從心底真正接受學校的教導,才能把德育內容轉化成自己的道德需要。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1.明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學校工作要以德育工作為主的口號在多年前就被提出來了,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德育工作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學校的行政部門并沒有充分重視。德育工作不僅影響到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會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影響。學校應該擺脫應試教育的誤區,改變原有的評價體系,不再將教學質量視為考查學校辦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而是把塑造人格當作最根本的教育任務,讓每位學生都能學會自立、自強、自律、自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還要對教師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德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這也是教師應該履行的職責。只有教師一起努力奮斗,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
校園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場所,良好的環境和深厚的校園文化可以給人帶來奮進向上的力量。因此,只有優化初中生的成長環境,才能收獲良好的德育效果。對于宿舍不足和活動場地小的學校,應該學會充分利用場地,有計劃地安排各種活動,讓學生在體驗活動的同時受到心靈的凈化。比如說書法比賽、美術展覽和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以達到洗滌心靈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內在的修養和氣質,學生也可以體驗到活動的樂趣,有益身心健康發展。在活動中學生展現出自己的特長,綜合素質也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更多學習的信心。同時,這些活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改革德育內容和目標
德育目標既要體現時代和社會的要求,又要遵循學生的身心規律,制定的目標要體現出層次性、階段性和全面性,具體內容要囊括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至于德育目標的實施方法,教師要打破傳統模式的桎梏,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從而確保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發展能夠達到平衡。對于單親家庭、重組家庭和遺孤家庭等特殊情況,教師要多關注,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和溫暖,幫助學生塑造健康向上的心態和健康心理,盡量減少負面思想對他們的影響。至于德育內容要遵照國家推出的素質教育決定,讓德育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內在的道德規范動機,使其內化成學生自身的道德信念和理想,養成固定的行為習慣。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需要進行改革以滿足社會要求,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班主任要自信研究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對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改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沙春菊.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18(5):152.
[2]陽熙.淺議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34(27):87-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