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玉純
【摘 要】語文素質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只有不斷熟悉語言,積累語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語言精華據為己有。本文探討的正是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語言積累為軸心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積累;語文綜合素養
有這么一種有趣的現象:很多資深學者在談及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往往都稱自己得益于學生時代的讀書背書。“讀書、背書”這一古老的教學方法,雖然有其局限性,但我們作為“童子之師”的小學教師,是不能不認真思考其科學性的一面的。新大綱強調語言內化要多讀書,要積累語言材料并進行實踐運用。體現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課,應該以語言積累為軸心加強閱讀訓練,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
一、有選擇,讓積累更顯價值
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簡單的讓學生讀讀背背,容易使學生失去積累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大膽取舍,有選擇性的取舍文中的精華部分做為積累重點,提升學生積累時的積極性,才能讓積累更顯價值。
例如《船長》一文,內容極為感人,船長哈爾威卻堅守船長崗位,面對即將沉沒的客輪,指揮救援60名乘客脫險,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形象讓人心生感動。在學習時,如果光憑教師一味的“告訴”,是很難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這種偉大的精神。為此,我選擇讓學生感知全文的基礎上精選課文片段,抓住細節進行精讀,借助小小的細節進行深挖,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首先提問:“你認為文章中哪個段落的描寫最精彩、最讓你感動?”有學生指出這樣一段話:“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大家沉默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船長為什么要這樣做?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我追問道。“危難之際,一旦場面失控,就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可能誰都逃不出去。冷靜理智的船長哈爾威正是用這種方式讓大家有序撤退,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從學生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從這一片段的細節處感受到了哈爾威船長是一個臨危不亂、意志堅定的鋼鐵英雄。
通過選擇語言表達有特色的語句,或者是選擇最能打動人心的句子,可以使積累目標更為明確,讓語言的積累不再因為學生缺乏必要的斟酌而帶來負擔的現象,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為顯著。
二、有方法,讓積累更有效果
多讀書是積學的捷徑。但是對語言的學習和積累,不是靠簡單的死記硬背,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反復的閱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真正的積累,最終形成語言能力。
例如《安塞腰鼓》一文,語言富有高亢激情,極具力度感、節奏感,尤其是對腰鼓表演的描寫,語言簡練、富有美感。我讓學生齊讀課文第六節,再反復讀幾遍,再讓學生說說讀出了什么,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積累背誦,并找出這些句式的特點。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且由短句組成,象詩一樣的語言。這時我再繼續提問:如果將“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改成“那急促的鼓點,像驟雨一樣;那飛揚的流蘇,像旋風一樣;那蹦跳的腳步,像亂蛙一樣;那閃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樣;那強健的風姿,像斗虎一樣。”感覺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學生把握句式結構特點,體會作者對語言的巧妙安排,感受到精、氣、神一脈貫通的成功的表演,幫助學生在有效理解的基礎上成功積累語言。
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在學生不完全理解知識內容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去積累,那只能是機械的、低效的,時間一長很容易遺忘。教師應著重積累的方法,有法有效,才能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基礎積累。
三、有運用,讓積累更有意義
積累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語言積累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準確、得體的運用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積累過程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例如《石榴》一課,文中語句優美,介紹有序,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學會掌握描寫植物特點的方法,我抓住課文第三段中“石榴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這句話,引導學生透過描寫細致且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感受石榴成熟前后的變化過程。在閱讀教學時,我引導以此為對象進行語言積累。在掌握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喜歡或熟悉的某一水果進行仿寫,不僅能促進學生在仿寫中完成語言積累,也能在語言運用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學中,選擇文本中極具特點的片段為范例進行積累與仿寫,在教師的點撥與指導下,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更能促進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學生的“吸收”與“傾吐”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橋梁。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熟悉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以熟讀背誦為手段,以理解和運用為橋梁,促進學生掌握祖國的語言,豐富自身的語言,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姚慶軍.淺談語文教學中語言積累的重要性[J].教育現代化,2015.10:134
[2]顧新紅.引領學生走進積累[J].小學教學研究,201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