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飛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構建高效的課堂已然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職責。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成為當前物理教師關注并探討的主要問題。將物理課程的優勢與特點發揮出來,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主要從聯系生活導入,啟發學生思考;借助多媒體設備,模擬教學內容;組織實驗操作,培養實踐能力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課堂不僅包括課堂教學效率的高效,還包括學生學習過程的高效。即要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被動接受者。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原則的指導下,物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從學生出發,從教學內容出發,設計出合理有效的教學環節,從而切實地保證物理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
一、聯系實際導入,啟發學生思考
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較初中階段的學習難度有了提高,這也是很多學生失去學習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高中階段物理課程的學習范圍十分廣,在深度方面也有所加強,但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仍然是保證學生學習效率的主要手段。而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首要環節,良好的導入環節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精心地設計課堂的導入環節,啟發學生思考,是引導學生自主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就可以先在課堂上為學生演示“粉筆頭從高處釋放”的實驗,并引導學生分析:“這個運動有什么特點?最初的速度是多少?運動的過程是怎樣的?”在學生回答過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自由落體運動。然后教師可以繼續啟發學生思考:“如果鐵片和等面積的紙片下落,可以觀察到什么現象?……”通過提出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學生就會主動地參與實驗進行探究,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多媒體設備,模擬教學內容
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有些內容僅僅通過教師的口頭講授,學生是很難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義的,而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內容生動直觀地呈現出來,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對知識、模型等的模擬,將抽象難懂的內容轉換成生動直觀的知識,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可以增強課堂的教學趣味,使物理課堂充滿活力。
例如,在教學《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這一節的內容時,學生只有掌握了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規律,理解其運動的軌跡,才能做題求解。但是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述學生是很難理解的,這就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帶電粒子在極板間的運動通過微視頻的方式播放出來,讓學生通過動態直觀的觀察體會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為了讓學生能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師還可以將帶電粒子的受力情況標注出來,讓學生知道粒子的運動軌跡不是隨機的,而是有物理知識依托的,從而讓學生在自己分析做題時也能有據可依,真正地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內涵,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組織實驗操作,培養實踐能力
實驗是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大部分的物理知識也是通過實驗而得出的。因此,教師要積極地組織學生參與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實驗中感悟到物理學家嚴謹地探索求知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也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配合來完成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從而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法、制定實驗步驟、明確注意事項時也會對這部分的知識點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通過不斷的討論與交流可以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與實踐能力,繼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真正地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需要師生的共同合作與努力。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精心地設計課堂的教學環節與內容,促使學生積極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從而在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在當前的物理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師生互動不足、學生積極性不高等,但是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完善教學方式,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就一定會有所提升,課堂的教學情況也會得到改善,從而真正地構建出高效的物理
課堂。
參考文獻:
[1]徐進娟.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29).
[2]呂春富.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1(28).
[3]王志芳,謝榮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探討[J].物理教學探討,20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