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嵐
摘要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優化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作為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要模式的校企合作,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就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人才培養方案 校企合作 投資與理財專業
1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必要性
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是高職院校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職能,是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以及人才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教學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人才培養方案需要不斷優化,是因為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才市場需求在不斷變化,必然要求高職院校及時調整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優化課程體系和結構,更新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優化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我們應對此予以高度重視。
2深度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合作是社會進步的一大動力機制,校企合作是新形勢下校企共同發展的戰略訴求,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通過深度校企合作,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根據行業、企業的發展,適時進行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動態調整、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不斷優化的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共同參與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切實將課堂教育教學與企業教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培養出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企業需要、社會需要,才能最終實現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的專業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3探索與實踐——以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投資與理財專業為例
3.1人才培養定位
通過深入校企合作企業走訪調研,從企業方了解到,高職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一線基層營銷,特點是“好用、適用、頂用”,具備較好的專業素質,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喜愛。這從以往畢業生、實習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情況中也得到了驗證,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級投資與理財的畢業生或實習生,大部分都是從事各種金融營銷活動,具體來說,主要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貴金屬公司、保險公司等企業從事金融產品或服務營銷活動。結合我校、我專業實際情況以及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情況,我校投資與理財專業定位在重點培養符合本地需求的金融營銷型人才上。
3.2人才培養目標
一方面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深入校企合作企業走訪調研,并重點通過對光谷軟件園、光谷金融港兩大園區高職學生主要就業金融類企業的調查,我院2015級投資與理財專業適時增加了互聯網金融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也相應增加了互聯網金融的相關內容。具體來說,我院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立足武漢,面向湖北,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掌握投資與理財專業知識、互聯網相關知識及信息技術,具備金融投資分析與咨詢、客戶理財服務、金融機構柜臺操作、金融產品營銷與客戶推廣等能力,適應傳統金融領域和互聯網金融領域需要,能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或互聯網金融企業,以及非金融類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互聯網金融、理財、投融資、風險管理等各項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3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深度校企合作,我們與武漢萬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訂單班——“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拓創金融班”,培養模式由“課證融通,對證施教”逐步向“課證融通,對證施教,校企合作,訂單培養”轉變。“課證融通,對證施教”是我院投資與理財早己形成并一直貫徹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這也是很多金融類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我們的做法是將職業考證項目貫穿于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針對各考證項目設置相應課程,將職業資格證書所涉及的考試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部分課程使用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所指定的考試專用教材,使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標準相統一,使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要求、職業考證內容相融合,使學生畢業時實現“雙證”,甚至“多證”,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體現“技能+證書”產學結合的特點,期冀能實現高就業率和達成優質就業目標。“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精選校企合作企業,成立訂單班,使人才的培養與企業的需求相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的學生能夠更好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通過提前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提前感受企業氛圍、提前獲得企業各類培訓,訂單班學生能更好地、更快地適應企業、融入企業,更順利的完成頂崗實習,進而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3.4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
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部分,解構、重構、優化高職教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也是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與難點。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投資與理財專業課程按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分別進行相應課程的設置。學校統一開設的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課程內容較以往更為豐富、實用,增加了中國傳統文化、行為養成與素質、心理健康專題、SIYB創業培訓、體育專項、聽說過級、認為與社會等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心理素質、職業素質、身體素質、語言素質,有助于學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創業創新意識,而這也是我專業在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企業強調學生綜合素質時所涉及的內容。專業課程而言主要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課和專業拓展課構成。其中,專業課程除了以往的通識模塊、保險模塊、證券模塊、理財模塊、營銷模塊外,適時增加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支付、P2P與互聯網眾籌、互聯網金融數據分析等互聯網金融模塊課程,根據學校統一要求實習環節在頂崗實習的基礎上增加了認知實習、專業技能實習,通識模塊增加了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營銷模塊增加了新媒體營銷課程。
3.5畢業條件
學分要求:我院投資與投資理財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120,其中理論課計劃1162課時,占比為40%,實踐課計劃1622課時,占比為60%。職業資格證書:在以前保險從業資格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助理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基礎上增加互聯網金融管理師和互聯金融理財師證書,任選其一。我們的深度校企合作企業,普遍重視學生資格證書的獲取,有的企業明確表示會給予獲得證券從業資格證、基金從業資格證、理財規劃師證等證書的員工更高的薪資,比方說一個證代表每月多200元,證書可以累加,你有一個證就多200元,有兩個證就多400元,以此類推,這從某種程度上對于學生在校期間主動積極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也是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的。其他要求: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應課程可以申請免考;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學生在參與創業、提前就業等情況下,可根據有關規定酌情置換選修課學分;學生參與校外組織的各類活動并取得成果(獲獎、獲取證書、發表論文等)所獲取的獎勵學分,每學年可用來置換人才培養方案之內的相對應課程的學分,校企合作訂單班學生參與企業課程可以酌情置換專業選修課程學分。
4結語
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深度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基礎和重要途徑。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工作,需要我們與時俱進,緊跟金融業的發展動態,緊跟企業人才需求的變化,具有前瞻性。我們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使我院投資與理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更加精準,人才培養方案整體設計更加合理、更加完整、更加規范,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構架、教學內容的規劃以及學時、學分的分配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培養目標和學生認知規律,能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勇于創新、勇于探索、勇于實踐,在遵循高職人才培養規律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深度校企合作,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成為社會和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