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勝
摘 要: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改變傳統的重分數、輕素質、重知識、輕文化的教育理念向著重素質、重文化方面轉變,即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教育發展的基本潮流。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拓展閱讀
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學,除了需要課程內教育體系的不斷創新外,還需要課程外教育的輔助教學作用,這種全方位的教育體系更加符合于現代社會對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教學就是對閱讀教學的一種延伸和補充,是以教材為中心向周圍的知識文化輻射的一種教學手段,非常有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雖然,拓展性閱讀在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發展不成熟等各種原因導致了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學者關注并及時的加以修正。
一、拓展性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拓展閱讀文章深淺程度使用不當,順序混亂。拓展閱讀的作用是通過對課外文章的學習而加深對課內文章的理解,但是目前存在一些課外閱讀難度大于課堂內容的錯誤現象。例如學習《荷花》,如果教師讓學生去查看《愛蓮說》來幫助理解,這樣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層含義,還造成學生對課堂內容一知半解的狀態,得不償失。除此之外,課外拓展閱讀所用材料順序不當,出現了幾篇文章同時使用一篇拓展閱讀的現象,這樣不僅不能幫助學生理解,還容易造成學生對文章的誤解,達不到理想的閱讀效果。其次,拓展閱讀的類型較單一,目前拓展閱讀類型主要分為在內容、表達形式、借鑒意義三方面的拓展,而目前內容上的拓展被普遍利用,另外兩種方式則很少被提及,拓展閱讀的類型就比較單一。最后,學生依然處于被動的接受拓展閱讀狀態,小學生鑒別知識的水平有限,因此,課外拓展閱讀的內容基本上由教師決定,但是教師卻很少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注重到了是否與文章內容相關,或者是否能夠對文章起到解釋作用,這樣就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認為拓展閱讀是一種負擔,只能被動接受,到不到教學效果。
二、拓展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建議
(一)把握好拓展閱讀文章的難易程度
拓展閱讀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因此,應該選用與文章相關,但內容更加簡單的材料。首先,需要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準確的找到合適的文章,準確理解,為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學校應該借助多媒體、互聯網,準備出一套幫助學生選擇拓展閱讀讀物的網上查詢系統,既能幫助教師節省時間,還能讓學生隨時隨地查閱訊息,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只有教師和學校積極配合能達到拓展教學的目的。
(二)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把握拓展閱讀數量
拓展閱讀內容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積極性,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因此,教師在選擇拓展閱讀內容時要充分綜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既要有興趣還要通俗易懂。此外,在拓展閱讀的數量上要適度,不要為了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就一味的增多文章的數量,這樣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讓學生產生負擔,對拓展閱讀產生反感,每篇課文設置一到兩篇課堂拓展閱讀為最佳,教師可以推薦相關的幾篇閱讀,不做硬性規定,達到少而精的教學目的。
(三)豐富拓展類型
目前內容上的拓展被采用較為普遍,而形式上和意義的拓展很少。小學語文學習很重要的是對文章表達形式和內涵意義的學習,因此,提高這兩種拓展類型的比重非常必要,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根據課堂文章的表達形式選擇不同的拓展內容,拓展閱讀與課本內容的表達方式應該是模仿關系,這樣才能方便小學生理解記憶。而針對文章的借鑒意義拓展內容則需要教師向學生做出充分的解釋,并通過對拓展閱讀文章的比較和理解,深化文章含義,達到教育意義。
三、拓展性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性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徑,是達到“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這一教學要求的重要手段。拓展閱讀能夠讓學生收獲到課上得不到的知識,不斷擴大的閱讀面也對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和思考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有利于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小學是整個學習生涯的奠基階段,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影響到小學生將來的發展。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類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拓展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課堂之外的知識來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拓寬知識面,不斷地接受到新的知識和挑戰,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擁有獨立思考、高效學習的人才,拓展閱讀教學的發展為新時代人才培養計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有利于彌補課外閱讀針對性不強的弊端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文化積累,教師會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但是,漫無目的的大量閱讀并不是提高小學生文化積累的最好方法,只有抓住某一個方面去進行拓展閱讀,才能深化對知識的了解,才能在長時間的堅持中得到更大的進步。拓展閱讀就是以教材中的一個知識點為中心向周圍輻射出去,將課內的內容拓展到課外的學習上去,是內外相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小學生閱讀針對性、目的性不強,濫讀的弊端,通過教師的進一步講解,也使學生地課外閱讀中的一些知識點更加了解,再與課文內容相對照,深化學生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賈艷麗.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10)
[2]馮楠.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都市家教,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