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彥
摘要:怎樣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感知能力,以及適當提升學生的各種各樣數學能力,一直是小學數學教育一直所或缺以及需要反思的問題。本文就數學空間想象能力這一數學能力進行探究,旨在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幾何的概念,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思維的鍛煉。
關鍵詞:空間想象;思維提升;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育是一個基礎的培養與提高的階段。小學是一個定性的時間段,小學生剛剛系統化的學習數學,多少都處于懵懂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思維程度不是很高,大多數還是聽取老師的意見,主觀性也不是很強。這樣的現象對于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有利有弊,好的地方在于學生很聽話,方便管理;但是壞處就在于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很多時候教學無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學生的參與度不是很夠,所以老師很難把握學生是否聽懂或者理解。空間思維能力應當從多個方面進行訓練,讓學生先觀察清楚再進行細致思考,眼睛與腦子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思維得到鍛煉。總之,小學是一個打基礎的時間段,是為更好更深入的學習而做準備,也是訓練空間幾何思維能力的高峰期,學生通過簡單有趣的實例對空間進行感知,并愛上對這種抽象化題目的思考,而不是畏懼與害怕,這樣對于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有極大地好處,而且在小學的課程安排并不是很緊張,這樣可以有很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鍛煉,讓學生有時間能夠好好把握好各種題型以及概率,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各種課余生活,玩中有學,學以致用,這樣的情況讓學生既不覺得學習枯燥無聊,還反而覺得趣味十足。通過對教學的考察與各種方法的總結,本文提出了一下三個方面供大家思考,希望能夠對小學生空間想象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強化性訓練,從而不管是達到教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優秀的品質,并把優秀當初習慣。
一、教學來自生活,高于生活
小學數學很多題目都可以結合生活實踐來講解,可以利用很多事件對題目進行講解和分析,這樣結合生活的方式讓學生不再覺得小學數學題目枯燥乏味,并且能夠很快地融入自己的見解,迅速提高思維的方式。首先小學接觸空間想象能力從認識圖形開始。包括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以及圓錐體等立體圖形的辨識,學生通過觀察,明確熟悉這些圖形的樣子以及特點。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由一個一個規則圖形組成的,而且這些圖形可以通過分割以及互補的方法進行發現,比如一個黑板檫就可以看為是一個長方體,家里的冰箱可以看成一個長方體,兩頭切開的一個黃瓜可以看成一個圓柱體,還有很多很多諸如此類的圖形,需要讓學生進一步去發現。這些可以像語文的看圖寫話一樣,找一些不同的圖片或者拿一些唾手可得的物品,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以及回答出這些圖形的特點,這樣在各種各樣的圖形觀察中,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進一步地提高。換句話說,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就是建立在大量的觀察后,慢慢的得到的,也就是說,這種空間感知能力就是一種把圖形在腦子里進行分析并且在腦子里回想起各種各樣的特點,快速找出關鍵點的一種思維能力。只有在記憶了大量相關聯的知識后,才能快速找到方式方法,并且能夠快速腦補起各種特征。小學的很多圖形也重在變化,這里就拿小學平移和旋轉的教學來做舉例,用前、后、上、下、左、右等等的關系描述物體的各種相對的位置關系,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方位辨認,以及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包括上述的正方形以及長方形,這是關于平移的教學目的,怎樣讓學生具有這樣的方位感呢?這里提出了一個小小的游戲可以運用到生活實際,讓學生作為一個移動的個體,通過學生進發號指令,在黑板上的単位格子上進行移動,座位上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單位點,移到什么位置上,就讓相應位置的學生舉手示意,這樣一個小游戲,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教學參與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很好的感知到平移的概念,和學生一起進行實驗,這樣貼近生活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提高了學習空間圖形的能力。
二、課堂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主動性的培養對空間幾何的教學也很有作用。比如,長方體有幾個面,教學的時候通過把長方體的各個面進行不同顏色或者數字的標注,讓學生自己去數一數,比老師直接說出數量好得多。所以教學中應當多多給予學生各種的機會,讓學生自覺發現更多的數學特點,這個方面,擁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往往會比那些靠老師靠家長的學生更好地得到空間想象能力的鍛煉,學生主動性是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關鍵點。上述的那個游戲的方式雖然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可能不太好控制時間以及管理學生,所以大多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是很少采取的。因此,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在足夠親密的同時還是要分清玩樂與學習,課堂與生活的界限,課堂上不管是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更多的還是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雖然很多學生不太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害怕自己答錯話而遭到他人的嘲笑,害怕當眾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老師應當積極表達自己的主見,多多鼓勵學生進行答題,這樣學生不再害怕答題。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大大提高,學生們的主動性也就大大提高。在講課的時候,大量運用教學器材,用彩色的圖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而然地對這些圖形感到不再陌生,空間幾何能力也就因此提高了。
三、課下作業的設置應當很有技巧
現在的小學教學,也存在著作業很多的現象。這樣的方法對于剛剛進入學習的學生來說是很不正確的,怎樣給學生布置作業同樣也是老師們的難題。對于作業的布置,要有合理的分部,一大半的當然還是對基礎的把握,但是另一半就要注意難度了,可以適當在最后一題中布置一些思維性強的作業,還要布置一些預習的題目。這里關于空間圖形的預習題目就要讓學生進行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材料的準備,比如,讓學生自己畫出方格紙,然后畫出自己從家到學校的大致方位,第二天再到課堂上進行效果展示等。
小學的數學課堂是一個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好時機,這個時候小學生的思維不是很固定,也就相對可以進行活躍度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隨著年齡的遞增也就漸漸的缺失了,這樣的現象在這樣的考試環境以及教學環境中很多時候會發生。所以鍛煉數學的空間思維能力,從小學開始就要保持極大的鍛煉,不要過于讓學只注意到學風等習慣的培養,應該更多的是讓學生各抒己見,有著好的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