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粉榮
摘要:學習知識需要積累,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時間的沉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傳授學生最佳的閱讀學習方法,通過對小學英語閱讀的訓練,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不一樣的文化內涵,這對學生熟悉語言語感,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本文簡單指出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和問題,然后就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作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 有效教學
閱讀對促進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及小學生想象力及創造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閱讀技能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因此,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高年級,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更加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因此,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成了各個小學英語老師不懈追求的目標。現在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淺談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和提高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問題
1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前主要以老師為主體,學生在參與程度上不高,小學英語老師對學生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主動性不強。在教學內容上,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上側重對英語單個單詞的意思解釋,目的在于讓學生認識單詞,從而忽略了對句子的解釋,使得學生整個英語學習缺乏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不能更好的實現自我發揮。
2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小學生是培養興趣和愛好的黃金年齡,他們對有趣的事物往往表現出特別的喜愛,然而,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所涉及的內容往往不夠生動,教師不能針對教材內容調整語言的表達形式,讓語言更加口語化,更加與生活貼近。現階段,雖然更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已經部分取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上,大部分教師的教學還是以口頭表達為主,不能充分引入多媒體以及更多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另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與老師說話的語氣,親和力有很大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一門課程的態度。
二.有效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1 引導為先,培養興趣。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在于著重培養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充分運用各種道具和小物件,對學生在閱讀學習上進行引導,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在準備教材的時候,可以先將文章的內容進行改編,改變成具有故事性、對話性的表達方式。通過這種故事性強的文章,引導學生讀英語閱讀的認可,在學生今后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形成這種分解文章的習慣,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英文的學習和理解。
2 培養整體英語閱讀技巧。小學是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尤其是在英語閱讀上,往往存在一些閱讀技巧上的不足, 在一些更加深入性的文章上,文章不同角度,不同意思層面更加對學生設置了難度。在把握英語閱讀層次上時,教師的作用很大,教師在通讀文章整體意思后,需要先將文章中心思想傳達給學生,這能有效幫助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整體把握。
要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僅只專注于英語閱讀上,還要將聽、說、讀、寫全面掌握,一起相輔相成,達到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最大化。
3 擴充英文閱讀資源。一直以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主要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受其他條件的影響,在課堂外,學生往往缺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環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過于被動。這時候,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提供資源,為學生準備豐富多彩的閱讀渠道,基于小學生喜歡圖文并茂的讀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將一些故事讀本、連環畫分享給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
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將英語閱讀方式有組織地向課外拓展,例如,策劃籌建學校的英語閱讀角,學生之間互贈英語閱讀材料,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有趣味性的文章,然后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同學之間分享英語閱讀的體會,之后對所有的故事性文章加以整理,展開討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閱讀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水平。
4.創編教材,靈活多變。教材只是我們教學中的輔助工具。那么如何才能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呢?這就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比如,仔細研讀教材,弄清楚內容之間的前后聯系;什么地方的內容需要填補,什么地方的內容需要剔除,什么內容可以靈活變換出示的順序。教師只有靈活地處理教材,才能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學習完表示水果的單詞banana, grapes, oranges, watermelons, apple等后,筆者就親自見證了某教師將教材進行整合后所取得的滿意效果。他是這樣操作的:結合小學語文課上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他先把這幾個單詞創編成小學生喜愛的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下山去摘東西吃。走著走著,他看到了一個又紅又大的(watermelon)大西瓜,于是抱起西瓜就向前走去。走著走著,又看見了黃燦燦的(banana)香蕉,于是他扔掉西瓜,撿起香蕉又向前走去。就這樣,小猴子一路走,一路丟,最后什么都沒有得到。
學生們由于有了中文故事的認知鋪墊,學起這個英語故事來也興趣盎然。最后環節,該教師讓學生將故事表演出來,學生們還舍不得下課。正是由于該教師根據學生愛表演的天性和年齡特點,將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才取得了這么好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在于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上的能力, 為學生在今后英語學習過程中打下基礎,在各方面教學資源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變得更加實用有效,為學生搭建一個理想的提高英語閱讀的平臺。
參考文獻:
[1]張愛紅.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J].才智.2016(26)
[2]許瓊.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方式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1)
[3]高文英.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J].成功(教育).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