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要:數學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它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要讓學生取得良好的數學成績,只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充分發掘學生的解題能力。學生在解題時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識,學生需要運用邏輯思維方式,才能夠將數學問題正確地解答出來。可見,要學好數學,具備解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關鍵。文章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 解題能力 師生關系 策略
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在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數學解題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教師應把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始終貫穿于教學始終,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當前數學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著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一 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1 師生關系不夠和諧
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老師多有一種崇拜與敬畏的情緒。而在數學教學中,有些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課堂氣氛過于嚴肅,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學習數學都是忌憚于老師的權威,是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有疑問也不敢主動向老師請教。甚至有的教師對于學生的批評過于嚴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一種號令如山的形象,使學生不敢于老師過多的交流,師生之間保持著較遠的距離。正是由于存在以上這些現象,導致了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夠和諧,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學習數學,更不利于其解題能力的提升。
2 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貪玩是學生的天性,而且由于中學生處在叛逆期,自制力不強,因此在學習上容易出現態度不端正的問題。許多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在課堂上聽講不認真,課后也沒能及時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我行我素,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教學知識,而有的則沒有能夠掌握,課后也不注意補習,因此,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由于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往往使得數學教學進度受阻,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3 機械性的教學方法
在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多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鄉鎮、農村的中學,由于師資、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在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基本上就是老師“照本宣科”,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方式也多是聽老師講解然后做習題,這是一種機械式的記憶方法,對于學習數學而言,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養解題能力。正是由于這種機械式的記憶方法,導致許多學生都只掌握了書本上的一些知識,難以做到舉一反三,這樣的方法對于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毫無幫助的[2]。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有效對策
1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學的過程需要師生的互動與配合,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對于有效開展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而言,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在課堂上,老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初中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來學習數學,享受數學帶來的快樂。初中生多喜歡聽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和句子,老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一特點,用輕松、幽默的言語來進行數學教學,與學生們溝通和交流,這樣能夠環節學生們的心理負擔。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夠主動,教師就應該多利用鼓勵性的話語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和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加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的開拓思維與解題能力。
2 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才能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應該盡量選擇那些色彩豐富、外觀漂亮的材料,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可以拓展選擇那些符合初中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內容,這樣既便于初中生理解,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多選擇一些簡練與實用的教學內容,這樣便于學生們理解與使用。此外,還應該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3 豐富教學方法
傳統灌輸式的數學教學方式不利于初中生學習數學,更不利于其解題能力的培養。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必須將初中生的特點與數學學科的特點結合在一起,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開展數學教學,培養初中生的解題能力。例如: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多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播放語音、短片來進行相關教學,使學生獲得最直觀的感受。在開展多媒體教學之前,老師首先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且用初中生能夠理解方式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們在腦海中對于有相關知識建立深刻的印象,這樣才能有利于初中生理解相關數學知識。初中數學課件可以設計成一張精美的教學圖片然后下邊附上一小段關于某一數學知識的故事,圖文結合,老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其展開合理的想象,提升解題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初中學生解題的能力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解題能力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僅僅依靠教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和題海戰術是很難提高的。因此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只有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的積極性,提升解題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秀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J].知識文庫,2015,(2):38.
[2]陳勇.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16):39.
[3]路國賓.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2015,(8):116-117.
[4]何步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