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晉
【摘 要】創設教學情境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數學課程改革以來,情境成為課改后數學課堂一道亮麗風景線。新課程標準實施后的西師版數學教材在這方面為教學提供了范例,也為教師靈活性的創設教學情境提供了空間。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
【關鍵詞】教學情境 創設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93-01
讓學生在具體、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中學習數學,越來越成為每個數學教師的追求,有效數學教學情境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現實性;教師在課堂中應注意創設情境,學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地去參與、去體驗,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客觀世界,用數學的頭腦思考身邊的數學問題,一句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觀察蝴蝶、飛機、建筑物、獎杯等物體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發現這些物體的圖片所具有的共同特點,引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隨后又讓學生舉例,尋找生活中具有這些特點的圖形,將所學知識進一步內化。課尾欣賞一組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古今中外的建筑物、自然的倒影現象、雪花、中國剪紙、工藝品……真實優美的情境,不僅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感,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體會到軸對稱圖形有應用價值。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趣味情境,可以改變學生在學習中枯燥乏味的消極狀態,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設生活情境,引發探究欲望。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夠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生產和生活中選取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實例或模擬場景,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熟悉感、親切感。學生產生迫切的解決問題的欲望,可以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只有入景,才能生情。讓學生溶入到教師創設的情景之中,讓學生覺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我們的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超市購物”時,可在教室里設置一個模擬超市,模擬生活場景,讓學生扮演售貨員、顧客,進行買賣。通過活動,學生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激發了學好數學的欲望。又如在教學“連加連減”時,我就創設了一個實際情景,與學生一起做開汽車的游戲。我當司機,讓學生做乘客,先上來5個學生。汽車開動,我問學生現在汽車上有幾個人?(5)個。新安莊到了,停車,又上來幾個阿姨,汽車再開動,我問又上來幾個人?(3個),現在汽車上一共有幾個人(8個)。又到一站,停車,下去了4個學生,我問現在汽車上還有幾個人?(4個)。這樣抽象出算式5+3-4=4。游戲如此反復輪流做了幾次,使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不知不覺中融入到探索新知,為新課的學習作好了鋪墊。
三,巧妙設問,創設情境
一個恰當而耐人尋味的問題可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適當地選擇、安排提出好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好勝心和創造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興趣濃了,思維也就活躍了。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是圓形的”。“如果是長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學生笑著連連搖頭。我又問:“如果車輪是橢圓形的呢?”(隨手在黑板上畫出橢圓形)學生急著回答:“不行,沒法騎”。緊接著我又追問:“為什么圓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議論。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學生“找結論”的思維之弦繃得很緊,而且這樣找到的結論理解、記憶的也很牢固。
四、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欲望
故事是學生最喜愛的文學樣式之一,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受到強烈的刺激,而且故事中蘊藏的思想感情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任用。如在數學活動課教學高斯求和公式時,先講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年紀小小的他做1+2+3+…+98+99+100時不急于盲做,而是努力思考,終于又對又快地算了出來,使老師也十分驚奇。正是因為他從小愛動腦筋,后來成了著名的大數學家,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也要多動腦筋,想一想有什么簡便的方法,也做一個聰明的小高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學生都活躍起來,積極思考,不久也找到了規律。又如在教學“圓周率”時穿插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不僅讓學生加深對圓周率的認識,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五、時代性情境內容、引導學生理性思維
我們應該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的信息,智力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該賦予一種時代氣息。比如在教學《噸的認識》時,學生當小小檢查員解決問題后我告訴學生:現在的車禍大部分都是由于超載造成的。你想對超載的司機叔叔說什么?引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生活性是情境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前提,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思維,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同時,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誘思。引導學生最終折服并受益于數學的理性思維。
總之,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能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空間,能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風格教學特長,要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盡量創設新奇有趣,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激發兒童探索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和神奇,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就能教得輕松,學生就能學得愉快。
參考文獻:
[1]陳廷軍 “創設情景與數學教學” 《小學教學參考》2007
[2]陳智偉 “創設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學》 2004
[3]陽開春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參考》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