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利
【摘 要】多媒體技術是現代課堂不可缺少的輔助性工具,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但如何利用好多媒體技術,避免多媒體技術在課堂的濫用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課件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16-01
自從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數學課堂比以前更加生活化、生動化、活動化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給課堂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他們更加直觀地掌握所學內容。但是,如果盲目運用多媒體,就會削弱其應有的功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
一、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高明的教師無不把調動學生興趣當作第一要務,而興趣的調動無疑是通過感官的刺激來實現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敏感,喜歡形狀、顏色、聲音等刺激因素。單純的講、說、讀、教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還會心生疲倦,產生厭學情緒。多媒體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對知識的處理技術,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生動的、直觀的、形象的效果展示。從而讓學生擺脫被動的學習局面,在積極主動的氛圍中漸入佳境,享受數學思維帶來的快樂。比如,教學一年級“認識大面額人民幣”時,課件里出現了商場買電視機的動態情境,把學生帶入現實的生活里,看著售貨員在一張張清點百元紙幣,學生對大面額人民幣首先有了直覺的認識,進而認識到數學來自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堂上還讓學生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怎樣使用大面額人民幣,有的說跟媽媽買衣服,有的說買電動車、買家具。整節課學生情緒高漲,趣味盎然。通過生活中的數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了學生活躍的思維,參與度高,課堂效果好。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導入生動的情境
筆者認為好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本節課奠定良好的基礎,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筆者在數學課上用過問題導入法、故事導入法、圖片導入法、生活情境導入法等。不論什么導入法,都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不要為了導入而導入。例如,筆者用學生最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為背景編輯了個故事:“喜羊羊作為羊村最聰明的羊,深受大家喜歡,它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青草蛋糕做得非常好吃,小羊們很想吃喜羊羊做的青草蛋糕。有一天,喜羊羊做了四塊蛋糕,可是總共有五只羊,每只羊一塊不夠分。聰明的喜羊羊先把一塊蛋糕分成五份,每只羊分得一份。吃貨懶羊羊很貪心,想吃兩塊,于是喜羊羊把第二塊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兩份。沸羊羊也不滿足,要求分三份,聰明的喜羊羊把第三塊蛋糕平均分成了15份,小羊們如愿以償了。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它們多吃蛋糕了嗎?”如此導入,一下子把課堂帶入高潮。
三、充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進行多媒體教學,以往的“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仍然要貫徹始終。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一種新興的、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但目前并沒有受到廣泛應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多媒體教學的接受能力,最開始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相結合,聽取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意見或建議,之后再不斷改進,慢慢深化。多媒體教學有其先進性和高效性的特點,但并不意味著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多媒體教學中,老師應當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到多媒體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由表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配合一些具體的問題進行交流。對于老師而言,則需要熟悉并適應多媒體教學,學習掌握關于多媒體的技術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為多媒體教學提供可靠的軟件和硬件保障。
四、利于多媒體技術,突出學習重點
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于信息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學生往往對運算順序這一重點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就可以突破這一難點。先出示混合運算試題讓學生判斷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學生說的先算部分用紅色閃爍的下劃線標出來并且配以聲音,再現知識點,以此來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五、運用多媒體,拓展思維的深度
運用計算機模擬演示能突出實際操作過程,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借助于觀察、比較、分析和其它手段逐步把握知識的實質,從而正確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如教學“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時,學生難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拼成的圖形接近長方形,難以理解化圓為方的道理。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圓2等份,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再將小扇形一個一個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再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并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當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后的圖形越來越趨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想象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是能轉換成一個等積的長方形的。這樣一來既能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又能滲透無限分割和無限求和的思想方法。
總之,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凸現其重要作用,它的發展給我們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源泉,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無限延伸,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它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師生互動的平臺。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度”,不可濫用多媒體,我們應該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從而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運鋒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打造高效課堂.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2]羅光武. 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J]. 數字化用戶,2011
[3]馬海.信息化課堂教學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