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本文研究了以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深化專業教育改革,提出了在高職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方法與途徑,探索了高職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專業教育;教育改革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thods and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new idea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experience.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Reform in Education
0 引言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不斷優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創業對緩解就業壓力、經濟增長的巨大作用。與此同時,90后強烈的自我意識、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素質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自身可持續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迫切要求。創新創業教育既是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高職院校發展提升的重大機遇。
1 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的分析
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整體尚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課程和學科體系,實效也不夠好。綜合考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高等教育的課程教學偏重于理論,大量的課時用在講述“是什么,為什么”,缺少“怎么用”。
2)課程間的融合度低,每門課“自掃門前雪”,沒有非常系統地幫助學生完成專業體系的構建,直接導致學生綜合各門課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
3)相當數量的學生在課程學習階段得過且過,鄰近畢業、就業困難時才考慮創新創業,結果發現相關專業能力欠缺。
除此之外,還存在教師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缺少此類型教材,教與學融合度不高等問題。
2 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路
創新創業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是創新創業的意識,使學生盡早明白創新創業是一條前途光明的就業、成才道路,早做準備才能更好地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機遇。其次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隨之使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當然還要培養包括查找技術資料的能力,正確的專業表述、撰寫專業文件的能力等。
3 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
1)首先應將創新創業教育提到國家戰略和高校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高度,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之中,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很好的融合,以此為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近些年來應用型本科以及職業類院校升級為本科都是比較好的嘗試。因為一些歷史和文化的原因,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業還不夠認可。這就更需要國家和學校在具體的制度和政策上給予支持。只有社會和學校都充分重視創新創業,才能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
2)打破原有課程的人為界限,完成相關課程的整合。傳統課程體系中低年級各門專業基礎課程“各自為政”,同時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建立這些課程密切關聯的意識和習慣。結果學到的知識比較松散,考試后還能在腦中留存下來的就很少。為了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我們適當縮減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機械設計》和《電路》等的課程的課時,用來開設一門新的創新創業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機電產品的設計、專利申報、企業注冊、財務管理等方面。
3)改變原有授課模式,課上盡可能多地舉實例。不是先羅列知識后解決問題,而是先提出問題,再講在哪里尋找,尋找哪些知識,以及如何運用不變的知識解決變化的問題。課后作業采用開放式的創新創業類型的題目,引導學生深刻考慮就業、擇業和創業密切相關的現實問題,訓練學生熟悉課上所學的思路和方法。實驗教學與作業聯系,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分組分析實驗的目的、列出實驗的步驟和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計劃同組人員的任務分配;要求學生實驗中自主獨立完成,并在試驗后撰寫內容完整格式規范的技術報告。通過這樣完成一個模擬的工程項目,引導學生綜合地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4)嘗試專業教師在課外時間以“導師”的身份給學生更專業和更有針對性的輔導。通過和學生的課下深入交流,引導低年級學生關注創新創業問題。還可以選擇能力較強的學生,輔導他們完成創新項目,參加大賽。也可以讓學生加入到“導師”的科研項目中,逐步進入學以致用的狀態。同時在學生中廣泛安排展示環節,讓每個同學看到創新創業的過程、看到創新創業的成果、看到創新創業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并非遙不可及。相比于老師的說教,身邊同學的示范引領作用往往事半功倍。
5)逐步改進課程體系,使之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理順各門理論與實踐課程之間的聯系和滲透,增強教學的綜合效應。摸索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把看似獨立的各門課程有機結合,并結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
6)把創新教育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和方法相融合,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拉近理論和現實的關系,增強學生對科學理論的信仰,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科學理論對實際生活、工作的指導意義,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鍛煉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7)修改原有教學內容,增加與創新創業的相關度,把創業教育內容滲透到課堂活動中。鼓勵教師使用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會創造性思維,學會創造性工作。改革考核方法,在課程考核中設計開放式題目,重在考核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8)另外,嘗試綜合考慮教學評估方法、質量檢測跟蹤機制,教師考核指標體系、激勵和考評機制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項目,建立科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開展提供動力支持。
4 結論
值得強調的是創新創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短期內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最終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不能簡單地以可視化成果作為指標來評判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劣。經過多年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逐漸深化,由表及里,開始從片面的功利性職業訓練轉到真正素質素養的培養。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作為學校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建設對應的管理體系、教學實踐體系和評價體系等諸多方面,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呂際云.學習借鑒熊彼特創新創業思想的中國路徑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4(6):267-271.
[2]楊運齊.職業院校加強創新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6):94-96.
[3]張玉芳.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策略淺析[J].科技資訊,2011(14):173.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