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吳智云+楊欣奕
【摘 要】“慕課”自從產生就受到廣泛關注,并為教育領域普遍應用,給傳統模式的教學注入了一股清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慕課的重要性,但是要發揮好慕課的價值,首先在于要制作好慕課。文章從慕課制作的前期準備工作、課程具體設計、編輯工作等具體操作過程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慕課;開發;制作
1引言
自2013年,慕課進入我國后,國內高校逐步啟動慕課的建設,參與慕課的探索[1]。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迅速發展,其對傳統教育帶來極大的沖擊,也為高等教育工作注入活力。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問題,如慕課的制作上面臨著內容設計與錄制方式不夠科學等,這在很大程度影響了慕課在教育活動中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在慕課制作中要斷完善,精益求精。文章對慕課開發與制作流程進行了探討,對慕課的制作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慕課開發與制作的分析
2.1前期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中涉及的內容包括設備安裝調試、拍攝腳本與提綱的明確以及課程規劃等。首先,在授課科目選定方面,要求教師事先做好需求調研和分析,盡量應避免選用那些在網絡上已經開發得很好課程。授課內容與課題團隊綜合能力相接近,保證所作課程既能滿足專業過硬的特點,又貼合院校教育水平。慕課同一般網絡公開課有所區別,慕課的應用,要求教師在做好課程的基礎上,適時在慕課平臺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完成在線答疑、輔導、等工作集學生反饋的問題,不斷豐富課程教學內容。一般在制作與應用過程中,可考慮設置課程維護教師,團隊通力合作來不斷豐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其次,做好課程規劃工作。在完成授課教師、科目選定的基礎上,需要對課程從總體上進行規劃,包括課件、知識點以及內容的具體呈現方式等。教師在對慕課內容規劃時,需明確內容的重點與難點以及授課方式,且保證將接下來的課程方案統一進行設計,通過反復修改進行定稿。教學設計,一定要按教學大綱所提出的教學目的要求為準則,與授課對象的年齡、特征、文化程度相符合,所以首先要和主講教師溝通,設計一段視頻的錄制方案。此外,在實際規劃課程中,可考慮將以往備課授課內容引入其中,將這些內容精髓納入當前規劃中,可使教案更為豐富[2]。最后,拍攝腳本與提綱的制作。腳本與提綱,是慕課制作中的基礎性內容,教師需及時與信息技術教師溝通交流,將拍攝腳本、拍攝提綱等進行明確,可由信息技術教師制定,并由授課教師審議。這樣在拍攝腳本確定后,便可進行具體拍攝。需注意的是腳本與提綱在內容上應滿足學生興趣要求,避免將整個慕課局限在教師講授與操作演示層面,可將教育知識與影片播放進行穿插,這樣可使學生在興趣中完成知識探索過程。同時,慕課的制作前還應做好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如錄播教室,應保證其全自動錄播、成像清晰、操作簡便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認真對錄播教室中的所有設備進行調試,保證慕課質量得以提高。除此之外,慕課制作前應在外出拍攝方面做好準備工作。由于慕課制作中涉及的內容較多,若制作者缺少相應的素材,便要求開展戶外拍攝采集工作[3]。
2.2內容設計
根據慕課的主要特征,在實際制作中主要需細化為線上、線下兩方面內容上。其中線上內容中,教師部分主要以視頻、講義、作業以及測試為主,學生部分表現在討論區、課程維基與其他互動層面。而在線下內容中,需融入學習社區、線下答疑以及翻轉課堂等內容。以線上內容為例,對于教師部分的設計,應從視頻短片方面著手。
有研究表明,大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的平均時間只有10分鐘[4],目前主流的三大“慕課”平臺中,單個視頻教程時長多為10分鐘左右,與以往的精品課程以及視頻公開課30~45分鐘的時長相比,大大縮減,觀看效率得到提升。為了提高普通高校體育“慕課”教學視頻的學習有效性,其時間長度應以10分鐘左右為宜。需注意的是,若課堂中的視頻短片以分段形式呈現,那就意味著在短片播放后,學習者將會思考、休息或做其他事情,此時的短片必須在內容上較為完整且主題較為獨立。但如果在所有的分段短片彼此間具有較強關聯性的情況下,便要求教師做好課程編排工作[5]。
2.3錄制要求
首先,應正確認識慕課制作的基本內涵。較多教師對于慕課的認識多體現對授課視頻錄制后直接進行加工、剪輯,認為這就意味著慕課制作完成了,但事實上慕課的制作與一般網絡公開課存在很大區別,網絡公開課以教學視頻的形式主要傳于網絡,相比之下對學生學習要求的分析顯得不足,慕課在制作上對視頻的上傳,要求教師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完成,如互動中利用SMS或論壇形式。然后,錄制過程中需保證記錄的現場聲音滿足無失真、全面等聲音品質要求,包括學生發言、教師講課以及其他有效聲音。這就要求錄播室對隔音和聲音的混響消減要求非常高,錄播室要有專業的隔音加吸音的材料比較好。接著,錄制中應對畫面品質進行控制,在構圖上應較為合理,圖像呈現時需具有穩定、清晰等特點。在攝制中要求使用高清攝像機,如索尼PMW—EX280、HVR—Z7C等,拍攝畫質清晰出眾,質感強烈,最好采用儲存卡錄制,避免視頻信號衰減。同時運用高1080P 課件轉碼,對教學課件進行壓縮,剪輯,特效,字幕設計等[6]。錄制中的拍攝需以腳本為依據,避免出現丟失某一幕拍攝的情況,課程錄制結束后仔細核對,如存在缺失鏡頭問題,則需補拍措施。另外,在錄制時,為保證知識點與相關習題進行有效銜接,應設置選擇題形式,這樣可有效避免學習者在學習知識點后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7]。
2.4編輯工作
在完成所有內容設計、錄制等工作后,便需開展慕課的后期編輯工作。整個編輯的過程表現在:素材導入、聲音與圖像對位、粗剪、組接所有鏡頭、精剪輯、特效設置與校正等,這些流程結束后僅需進行流媒體轉碼,便能達到編輯的目標。現行可用于慕課編輯中的軟件主要包括字幕、動畫、特效等制作軟件,以及平面設計、非線性編輯等軟件。為使慕課觀賞性得以提高,可從動畫效果方面著手,促進慕課的感染力、觀賞性進一步提升。后期制作中,為保證慕課制作質量,需對慕課進行反復查閱,尤其在粗剪與精剪后需對慕課制作情況進行判斷,若存在問題需及時更正。
2.5試運行
首先要利用慕課的投放平臺把所制作的課程掛在網上,然后及時了解學生的使用情況和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專家和學生對課程進行研討,聽取意見和建議,不斷更新課程資源,改進不足,使課程更加完善,更加優化。至此,一門慕課建設完畢。
從上述慕課制作的全過程看,由授課教師單獨進行慕課制作將很難實現,無論在材料收集、內容研究以及技術手段應用等方面,都要求有相應的后團隊的協同合作作為保障。所以建議在進行慕課制作中,要成立慕課工作團隊,由授課教師、信息技術教師以及其他人員通力合作。
3結語
慕課自出現以來,在教育領域中發展飛速,相對于傳統教學也具有很大的特點。隨著未來慕課的不斷完善,對高校也會具有一定的沖擊,當高校的知識傳播逐步被網絡部分而代時,高校必須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8]。相信在未來,慕課一定能夠不斷創新,不斷釋放網絡資源新的能量,改變教育教學模式,掀起一場更大的教育革命。
實際應用中,應正確認識慕課的內涵與特征,從慕課制作準備工作、內容設計、錄制及編輯工作等方面著手,使慕課整體質量得以提升。進而使慕課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成為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鄧宏鐘,李孟軍,遲妍,等.“慕課”發展中的問題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19):212-215.
[2]楊潔.高校體育“慕課”的設計原則與步驟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18-121.
[3]李曉明,于青青.一種低門檻慕課視頻制作方法[J].中國大學教學,2015(01):68-71.
[4]BBC中國.大學生注意力只有10分鐘[EB/OL].http//www.bbe.CO.Uk/ukchina/simp/uk—education/2010/01/100113-edu-attention.shtml,2010-01-13.
[5]李娜,韓清,王日升.微課與慕課在高等教育中的結合應用探究[J].山東工會論壇,2015(03):117-121.
[6]楊輝.淺談“慕課”(MOOC)課程制作方案[J]《才智》2014(27):27-28.
[7]朱現平,馮鍵,鄒黎.國內外慕課發展及武漢市屬高校慕課建設研究[J].江漢學術,2015(06):74-81.
[8]]陳國華.慕課:本質/現狀及其展望[J].百家論壇,2014(1):3-7.
作者簡介:
劉衡,單位: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