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季
摘要: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數學也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新課改提出要讓課堂能成為素質教育模式的一個主陣地。新課改中要求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并且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改革,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也要讓課堂教學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數學教師應當積極接受新教學的理念,提高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從而全面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
引言:
高中是邁進大學最關鍵的時期,所以,在高中階段要將數學知識根深蒂固,高中課程設置的深度和課程難度都比較大,再加上高中階段學生都背負著考大學的壓力,學習時間緊任務重,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在接受消化知識時產生畏難甚至是厭學的情緒。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建設高效的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更是學生深入了解學習數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高中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對于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高中數學與他們在小學、初中階段的數學差別較大,難度也相對提升,很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后由于不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方式,成績出現下滑的情況,這些都導致高中學生對數學存在著一種畏難甚至抵觸的心理[1]。因此,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生感受到高中數學的樂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們對高中數學的畏難和抵觸心理,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快速接受消化所學知識。
二、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
(1)結合實際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高中的數學難度很高,學生一時不容易掌握,在理解和想象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針對高中生的這一特點,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高中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某些事例結合起來,創設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把握的高中數學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去,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與自己身邊的事物聯系起來去理解深奧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講解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去思考,通過恰當的事例將學生的思維打開,同時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具體化和簡單化。如在引入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這個知識點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問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如“中國體操界女將程菲的身高是多少?體重是多少?”等,然后就將學生成功引入所要講的數學知識上去,“請問程菲的身高體重和她所從事的體操運動之間有沒有關系?”通過這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學生思考,將所要講授的高中數學知識放到生活中去簡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高中數學的魅力和神奇。
(2)有效變式訓練,培養學生探索能力
在數學解題教學中,變式訓練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利用變式來改變題目的條件或結論,讓學生歸納同一類問題的不同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推理、探索的思維能力[2]。例如:以《橢圓和它的標準方程》題目為例:“已知一個圓的圓心為坐標原點,半徑為2,從這個圓上任一點P向X軸作垂線段PP1,求線段PP1中點M的軌跡”。教師可將此題目變為:已知一個圓的圓心為坐標原點,半徑為2,從這個圓上任一點P向Y軸作垂線段PP1,求線段PP1中點M的軌跡。變式通過對例題的模仿,能讓學生熟悉利用中間變量法求軌跡的過程。通過變式訓練,學生找出不同知識間的聯系與規律,有利于培養敢于思考、敢于聯想、敢于懷疑的品質,發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讓學生在無窮的變化中領略數學魅力,在曼妙的演變中體會數學快樂。
(3)建立多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以往的教育方式是通過高中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的考核來進行的,這種方式雖然簡單有效,但是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負擔和壓力。尤其是高中數學的知識結構的復雜性,如果只是一味地采取考試這種單一的方式,考試成績一旦不理想就可能抵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進而影響到自己對高中數學的認識和學習心態,導致對高中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和耐心。建立多種評價方式來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掌握程度進行考核和檢查,不僅可以更加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掌握,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增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認識和掌握。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高中數學是一門綜合性教學的學科,需要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問題式的解答,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學習態度對提高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發揮學生主動性也是新課程標準下的一個重要要求,其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極其重要。由此可見,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還需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3]。例如:根據x?+y?=r?可推出公式(1):由
y
r
=
y
x
可推出公式(2):由
y
x
·
x
y
=1可推出公式(3)。公式(1)對任意實數x,均成立:公式(2)因為cosa作為分母,故cosa≠0,即角的終邊不在y軸上時成立,即a≠kπ+
π
2
;公式(3)由tanα和cotα的定義域可知,α≠kπ,且α≠kπ+
π
2
,即角的終邊不在坐標軸上時成立。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究進行引導,最終實現提升數學課堂效率的目的。高中數學新課標的重要要求是高中教學思路的創新。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從新課標要求出發,創新和調整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進而使數學教學方法符合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高中數學教師不能采用一成不變、循規蹈矩的教學模式,通過改革和創新高效數學教學方法,滿足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需要。
結束語:
實踐表明,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教師應對此問題給予一定的重視與關注,并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加強對此問題的探索,以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有效地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姚興文.探究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下的高效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36):144-145.
[2]張名亮.淺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6(14):186-187.
[3]連秀麗.高效課堂視角下普通高中課堂管理改進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12):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