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能夠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獲取知識與經驗,培養幼兒的社會性等。然而當前我園教師在區域活動的指導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包辦代替、指導隨意,缺乏系統觀察等。文章簡要敘述我園目前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對教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促進幼兒身心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區域活動;教師指導;問題;建議
我園今年四月份舉行了區域觀摩活動。在觀摩各個班級教師組織區域活動時,我觀察到了一些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教師集體教研活動中一一得到解決,讓我深受啟發,它給我今后的區域活動指導指明了方向。
由于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指導具有臨時性、現場性等特點,使教師在進行指導時難以把握,尤其是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每次在觀看其他教師指導區域活動時很容易發現老師們存在的問題,而自己親自指導時往往會犯同樣的錯誤。
一、我園區域活動教師指導存在的問題
1.教師包辦代替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有些教師總是希望孩子能玩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或者害怕孩子“不會玩”而產生一手包辦的傾向。例如某班教師看到建構區幼兒搭了一個建筑,于是問孩子“你們搭的是什么”,有個孩子說:“我們搭了一個公園”。老師立刻說:“你們公園的們太小了,圍墻搭大點好嗎?”老師邊說邊將孩子搭好的大門擴大,并迅速將小公園的圍墻拆開向旁邊擴大,很快圍墻搭了一大部分了,老師對孩子說:“你們繼續搭圍墻吧”。孩子很快將圍墻搭好了,老師又說:“再搭個停車場吧”邊說又邊幫孩子搭了個停車場,孩子把玩具汽車放入了停車場。此時,一個“完美”的公園搭好了,孩子們不知道要干什么了。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顯得尤為被動。再如某班孩子表演《小老鼠摘果子》,由于教師事先忘記了準備故事錄音,于是以旁邊的角色加入游戲中。雖然是孩子在演,但老師卻不時提醒孩子“該誰上場了呀?”“長頸鹿怎么說呢?”“該小猴說……”其實犯了過于求全、急于引導、忽視游戲發展的自然規律的毛病,雖然以角色身份或者同伴身份進入游戲,卻操縱游戲的進程,削弱了幼兒的自主性,這都是不應該的。
2.指導隨意,缺乏系統觀察
例如益智區一個孩子正在用筷子將玻璃珠一顆一顆從籃子里往小盒子中撥,一位教師看見了,立刻走上前拿一雙筷子夾住一顆玻璃珠對孩子說:“看像老師這樣夾,你的方法不對”。殊不知孩子在這之前已經用夾的方式試了很多遍,但玻璃珠太滑,孩子手部肌肉力氣小,怎么也夾不起來,最后想到了用撥的方法。正當他在體驗成功感時教師缺乏觀察性的指導和語言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
在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指導角色區時常常剛走到區域前就問:“你家怎么還沒燒飯啊?”“你家娃娃好像餓了啊,怎么不給她喂飯啊?”“你們過生日為什么要把蛋糕藏起來啊?”教師實際上并不知道幼兒游戲的情節,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提出建議。教師忽略對幼兒游戲行為的系統觀察,不了解幼兒游戲的意圖,這種指導是絲毫沒有意義的。
二、對我園區域活動中提高教師指導方法的一些建議
1.教師要做一名“隱形”的“導師”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是自己自主的學習,通常是自己運用已有經驗去嘗試操作,看是否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同時幼兒也能發現許多未知的問題,幼兒有了很多直接面對困難的機會和獨立解決難題的機會。作為教師就應引導幼兒嘗試一些新的方法,但決不是包辦代替幼兒一切思維與想法。如建構區幼兒不知道搭什么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輔助材料激發幼兒的建構想象或給孩子一些建議。但老師的建議也僅僅是建議,幼兒可以選擇采納也可以不采納。而且老師只是引導幼兒嘗試一些新的思路,幫助幼兒從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或者將幼兒從彎路上拉回來一點,解決問題的過程仍舊是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師在此時是引導者。
2.教師要做一名有心的“觀察者”
幼兒在區角活動的時候,我們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幼兒是否對所提供的材料有興趣;材料所呈現的坡度是否適合孩子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減少層次;材料的數量、大小是否合適,可玩性是否比較強;要留意幼兒是怎樣操作和使用這些材料的;幼兒在使用這些材料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或者有哪些獨創的做法,分析該孩子達到那種心智水平,教師如何為該幼兒提供合適的引導幫助或合適他的“最近發展區”的材料。
在觀察的過程中,還必須學會忍耐和少干預。區角活動充分提供給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提供給幼兒實踐的機會,所以我們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耐心等待,讓幼兒獲得充分的體驗。例如小班一位幼兒在美工區剪吸管,她將籃子放在桌子上,想讓剪下的吸管落在籃子里。剛開始她每剪一次,剪下的吸管就蹦出來一次,她一次一次彎下腰將地上的小吸管撿到籃子里。后來她試著將吸管放在籃子底部剪,但還是有吸管蹦出籃子外。她撿起地上的吸管,然后看了看手中的剪刀,這時,她將吸管放在籃子底部并輕輕地剪了一下,吸管沒有蹦出來。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接下來的時間,她的吸管再也沒有蹦出籃子外了。旁邊觀察的老師一直耐心觀看,直至孩子成功后才離開。
3.教師要成為一個學習者
幼兒教師應該多看一些區域指導理論方面的書籍,多觀看同行們組織區域活動,吸收同行們的優點,避免出現的問題,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時時審視身邊的一切 , 處處反思自己的言行 , 點點滴滴地改進自己的方法。
在今后組織區域活動時,我們幼兒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幼兒背后沉靜、慈愛而有耐心的觀察者,真正的從觀察中獲取幼兒個體與群體、環境與材料等的準確信息。并做到大膽地放手、耐心地等待、適時地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