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元
摘 要:隨著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傳統高新電子企業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培育與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高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在分析國有高新電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提出了其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戰略定位。
關鍵詞:高新電子企業;核心競爭力;戰略定位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正式提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們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張維迎(2002)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特點。因此,企業家的重要工作在于創造新的競爭力。
一、高新電子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1.技術領先優勢
技術優勢是高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領先包含兩個層面,一是面向未來的前瞻技術儲備領先,二是面向當前的電子技術“領先通吃”的格局。技術優勢就要求高新電子企業有著充足且自信的技術儲備,而技術創新本身的不確定性、不可靠性為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因此技術領先必須放在戰略的高度進行規劃和部署。
2.質量可靠性優勢
質量是高新電子產品的生命。高新電子產品技術和使用環境的高復雜性與零部件對環境的高要求之間的矛盾是高新產品必須要解決的。為了達到設計要求,不僅要有先進的制造工藝、高精度的加工設備,更需要系統、嚴格的質量管理投入才可以既保證產品的設計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3.管理的先進性優勢
高新電子產品主要的特征是“高技術、小批量、多樣化”這與傳統管理理論依賴的“規模經濟”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然也對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先進性要滿足高新產品進度、成本、質量等的要求,電子產品與裝備制造融合了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于一身,這些重要特征要求企業必須有先進的管理作為基礎。離開先進的管理方式很難集成、協調企業內錯綜復雜的技術要素、生產要素。
二、高新電子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1.技術創新能力
技術創新是產品開發的源頭和基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既需要當前的動能也需要未來的動能。本文認為企業軟實力是關鍵,即學習、積累、創新、反饋、再創新的能力,在不斷的循環往復中積累經驗和智慧得能力。技術創新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特定時代的技術特征、市場特征、政策特征進行靈活的取舍和變化,對資源進行再整合的過程,是保持企業持久優勢的不竭動力,是企業競爭力和生命力的源頭活水。
2.資源管理能力
對于高新電子企業而言,“小批量、多樣化”背景下的資源配置與管理能力是研發、生產、交付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小批量、多樣化”的產品布局必然帶來復雜多樣的材料、設計、工藝、生產等問題,迫切需要一套與之匹配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體系。管理能力并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照抄照搬,其是由多要素和行為組成的復雜系統體系,需要將這些要素和行為必須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才能轉化為生產力,進而優化、改良、落地成為企業不可復雜和模仿的競爭優勢。
三、高新電子企業的戰略定位選擇
隨著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政策的實施,市場競爭日益激勵,高新電子科研院所必須做出采取有效的競爭戰略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通過對核心競爭力要素和外圍形勢的分析,本文認為可供采取的競爭戰略包括:技術競爭戰略、差異化戰略和聯盟戰略。
1.實施技術競爭戰略
具體競爭戰略主要有4種類型:價格競爭戰略、產品競爭戰略、技術競爭戰略和營銷競爭戰略。基于上文的分析,鑒于高新產品的價格惰性、產品外觀的不敏感性和市場的固定性,本文認為高新電子企業應該側重于技術競爭戰略。技術競爭是一種內化的、本質上的競爭,有可能帶來“跨代”優勢,甚至可以改變競爭規律和市場游戲規則。技術競爭戰略可分為技術領先戰略、技術替代戰略、技術追隨戰略等多種類型。
2.實施差異化戰略
基本競爭戰略主要有三種:成本領先戰略、產品差異化戰略和市場集中戰略。鑒于高新電子產品的“小批量、多樣化”的特殊性,本文認為可以采取差異化戰略,通過不同的功能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差異化戰略不代表從產品到元器件的徹底差異化,而是通過技術復用、元件復用等模塊化手段實現從“小批量多樣化”到“專業化大批量”轉變,即實現元件級、模塊級的大批量和少數功能件的專業化小批量構成的柔性產品族體系。
3.實施聯盟發展戰略
在個體化競爭和聯盟集群競爭上,鑒于高新的技術密集、長產業鏈條、需求多樣等特點,本文建議采取聯盟發展戰略。通過聯盟成員的既有地位開拓新的客戶、市場和信息,也有助于企業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的提升。高新科研院所在市場化競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還存在著市場不適應等問題,通過與上下游的合作和專業化分工,不僅可以分攤技術開發成本和差異化成本,還可以彌補市場開拓的缺陷,實現利益共贏。
參考文獻:
[1]Prahalad C K.HamelG1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1.
[2]張維迎.《核心競爭力四要素》,《中國企業報》,2002年1月18日.
[3]管濟伍,宋淑華.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二元結構研究[J].商業經濟,2006,(9):33-35.
[4]姜李丹,蔡靜靜等.軍民深度融合下民營企業與高新企業博弈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6,(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