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平
摘 要:初中數學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生涯中第一次全面地認識發展數學,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時刻注意保持他們的參與度。根據前幾年的教學成果來看,“以教定教”已經不再適應培養初中數學人才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以學定教”新興教育模式。通過討論“教”與“學”在初中教學中的關系來分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他們所占的比例。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與學;探討
傳統的以教定教就是讓學生專注于老師授課,而忽視了自己的學習能動性。中學數學的學習需要很強的靈活度,光靠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無法滿足考試的靈活性。因此,教師要調整好“教”與“學”的比重,好在高質量傳授知識的情況下,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規定,教師要以“以學制教”作為基本要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制定一套教學內容更合適、更貼切的教學內容。由此觀之,以學為本是當代數學教學的主旨,也由此可以得到真正能夠使學生受益的教學方針。
一、制定以學定教模式對初中數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我們都知道考試對于中國學生的重要性,很多教師為了能夠應付中考,采取了“填鴨式”的教育方針,通俗來講就是過于強調了學生解題,而忽視他們對數學的熱情和探索能力。雖然數學新改革明確提出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應試教育的思維影響還是很嚴重。所以要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欲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其次,在一節課上,通常是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只憑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很難顧及每個學生的感受。加上學生對老師的敬畏,師生間很難真正理解,這會使孩子得不到學業認可而逐漸失去對數學學習的熱愛。
再次,初中數學課堂比較一板一眼,傳統的教學深入人心,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自主性仍需提高。這表現在學生仍習慣于從課本淺顯地獲得知識,沒有深入思考。這不利于初中數學的學習,因為學習數學離不開數學思維,如果僅僅從課本上獲得知識,很難去真正創新,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最后,我們要始終確信“以學定教”的教學指導方針,基于學生的需求,推動課堂的積極效應。
二、“以學定教”的具體做法
與傳統的教學方案相比,“以學定教”更能夠強調學生的自主能力,因此,要求學生能夠發揮自主性,做到準確把握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1.因材施教
有關初中數學“教”與“學”的探討,是要在學生學習中獲得教學方案,也就是所謂的以學定教、教學相長??鬃诱f過因材施教,只有教師了解自己的學生,才可以制定出適合他們的好方法。因此師生情是十分重要的,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密切相處,得出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這點來制定課堂的教學方針。比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時,我們可以探查以下學生對基本圖形求面積方法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通過復習以前的知識以及傳授新的知識(推薦使用不同方法)來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觀察學生對哪種方法更喜歡,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
2.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要學會擺脫過去毫無互動的課堂環境,要通過“以學定教”的新教育思想來創造一個全新的師生互動融洽的新課堂。這就要學生分享學習心得,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初中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不能缺少老師的指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自我調整,強調師生平等,創建一個交流平臺,方便師生互相溝通了解,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敬畏心理,讓他們敢于自我表現,發散思維,形成一種敢說敢想的大膽學習數學的風范。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活躍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3.及時鞏固
每個人無法記住某個知識點,因此及時鞏固是十分重要的。那么,通過哪種方法更能使學生加深記憶呢?傳統的做法是通過大量課后練習來達到熟練程度。雖然說現代化數學教學不采取題海戰術來達到效果。不可否認,適量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信心。因為做題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讓學生在作業中逐步了解自己,同時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
狀況。
總之,實行“以學定教”方針的確比較適合我國現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可是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數學家的研究和改進。到目前為止,這個教育方針還是可行的,因此我國的教育事業仍需要很多新興的年輕老師為其注入新血液,以此來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趙衛群.以學定教 少教多學:數列的通項公式(第一課時)教學設計[J].理科考試研究,2014(8):16-17.
[2]吳建民.在數學課堂中做好“以學定教”促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15):1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