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海容
[摘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新課標,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老師應該把知識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講授。讓學生能夠把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這樣數學的應用價值就會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把教學更加的生活化。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意識。讓學生養成一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把生活的問題帶到課堂中來解決。這樣數學的應用性就更強。本文根據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分析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標改革
數學作為一門重點學科,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方便生活。數學教學一定要和生活保持聯系,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內容,進行情景教學。把教學變得更加的生活化,把抽象的數學變成生活中具體的問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生活化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一、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加強數學教學和生活的聯系。讓數學變得更加重要。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理解教學的目的,認為數學并不能對實際生活有很強的幫助。而把數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能夠解決實際的問題,保障我們的生活。數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一些年級較低的學生理解思維能力還不夠強,如果僅僅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那么數學水平很難提高。應該把數學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進行思考,老師經常列舉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加簡單,這就相當于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更加簡單。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課標改革下很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有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大部分原因都在于,教學方法沒有結合實際。這周中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如果二者不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那么就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理論實踐結合,就是把生活的例子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思考的空間就會擴大,就能獨立思考,那么學生的實際探究能力就得到提高。
二、傳統的教學模式現狀
1.傳統的教學模式弊端
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有很多數學老師依然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式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也不符合新教育改革的要求。不能掌握數學教育信息的變更,對于學生對數學掌握的程度不夠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是聽課,練習題,進行復習,考試這些模式。讓學生的學習模式陷入僵化。尤其是對考試,很多老師都會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把考試成績作為學生數學能力的表現。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起著主導作用。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的教學都是以自身為主,開展課堂活動。忽視了學生的重要性,應該按照學生對于數學的掌握程度,調節課程的進度,或是自己講課的方式。學生在老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被動的學習,這樣就會按照老師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這樣的話學生就不能獨立的思考,也不會主動進行學習,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就受到限制。
2.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
上文已經提過,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老師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對教育的考察,也是以成績作為重要依據。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作為中心點,把握課堂的節奏,學習的進度。學生過度依賴老師,以及課本的知識。學生很少進行獨立的思考,都是進行被動的思考。尤其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很多老師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給學生。家長們也會讓學生上補習班,把課后的時間全部利用,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的話學生的壓力就會非常大,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學生就在被動的過程中進行思考,這雖然是獨立思考,但缺乏主動性,只要求結果,不講過程的教育模式并沒有到達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如何把生活化教學應用在數學教學中
1.情景教學
為了順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把教學內容和生活聯系起來,更加方便學生的理解。老師可以結合一些生活情景,把教學內容代入。學生學習到的內容和生活相關,那么學習活動豐富多彩。那么學生就會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很容易的結合生活理解數學知識,老師可以進行情景教學,設計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在這個情景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他們覺得數學是有用的。例如,在學習“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時,我會創造一個和學生相關的生活情景,當學生自己去超市買筆記本,鉛筆時,每個各一塊錢,付錢給收銀員20塊錢,收銀員應該找多少錢?這樣的情境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還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十分簡單,學生就會對數學感興趣。
2.創造實踐環境
在課堂上開展數學教學,老師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學生把理論知識應用在生活實際上。只有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會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例如,我給學生安排一個任務,讓學生測量自己家里客廳的面積,自己課本的面積,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這樣學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認識到數學問題可以解決生活問題。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
3.進行數學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怎樣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溝通交流。老師布置一個任務,用哪種數學方法才能最快的把問題解決。或是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數學可以應用到哪一個行業。讓學生切身的感受的數學的實用性。同時讓學生懂得,只有掌握數學知識,才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我給學生提個問題:裝修房子所需27塊地板磚,第一家商店買四塊送一塊,一塊地板磚需要4.5元,第二家商店不送,一塊3.7元,讓學生討論用哪種方法購買最劃算,這樣學生就能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把生活化教學應用在數學數學教學當中,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能更好地進行數學教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從生活中產生的,但又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只有進行情景教學,把數學代入生活,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才能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學生才有學習的熱情,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溫從虎.小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06(05):8-9.
[2]吳小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62-64.
[3]張艷麗.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