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
摘 要:作為進入初中后接觸到的新學科,物理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物理基礎,也能為其今后的物理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形成良好的學習、記憶及探究能力,對其今后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
思維導入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科學運用,不僅有助于全面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學習探究活動中,也能夠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為了讓學生接受到更好的培養與鍛煉,也為了推動初中物理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廣大物理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
一、課前預習中的運用
良好的課前預習不僅是提升授課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有機整合課內外知識的同時,在學習探究中及時發現、掌握問題的關鍵階段。因此,在此環節中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在掌握良好預習方法之后,就可以輕松、高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并妥善解決學習探究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讓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并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對此,在開展實踐性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開展高效預習,也以此來全面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其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培養其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比如,在講解“運動的描述”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目標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將運動描述寫在思維導圖的主干上,然后再在首層分支寫上勻速直線、機械和變速運動等相關概念,且對怎樣判定精致、機械和變速運動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評判,之后再對相應運動方式的具體類型劃分、影響因素做出全面分析與判定,最后將其公式判斷推導出來,以此來大幅度提升學生預習效率,增強授課效果。
二、實驗教學中的運用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可以通過不斷的實驗來發現各類物理現象與規律,并在此過程中對其相關物理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因此,在物理實踐性教學中,實驗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在此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并對各知識體系間的聯系做出準確把握。例如,在講解“物體的質量與密度”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帶領學生運用不同的物體進行相關的實驗驗證,確定具體主題來引導學生對質量與密度的相關性做出深入探究,然后每個小組都要畫出一張思維導圖,在師生共同分析、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構建完備的知識結構,準確把握知識脈絡。
三、加強實際生活聯系
初中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且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分析和掌握物理現象與規律,教師可以將一些物理問題設計成簡單的生活現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尋找物理現象與規律,并運用思維導圖來為記憶物理概念搭建思維解
題,以此來有效降低記憶難度,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
比如,在講解“聲現象”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日常生活來分辨噪音與正常聲音的區別,并分析觀察其帶來的危害與控制,發現生活中對聲音的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再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與聲現象相關的概念、信息的繪制,以此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印象,通過思維導圖與實踐的有機整合來大幅度提升授課效率。
四、復習總結中的運用
作為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復習課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總結所學學科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且充分呈現出系統化特點,從而讓學生在正確認識錯誤與不足的基礎上,能夠及時彌補與糾正,以此來對知識做出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與掌握,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斷提升。比如,在進行“壓強與浮力”相關內容的復習時,就可以先給出學生一個核心詞語讓學生在討論中畫出一張能夠概括這一主題所有知識點的思維導圖。這樣不僅可以突破傳統復習模式的局限,也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與掌握,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熱情與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廣大物理教師應正確認識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大幅度提升實踐性教學效果與效率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授課內容與目標,以及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需求,科學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來設計、組織各項實踐性物理教學活動,全面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益.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3).
[2]梁佳偉.解析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1).
[3]司宵宇.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6(8).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