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燚飛
摘 要:課堂改革是時代所需,以導學案為抓手,來推動中學的課堂改革,成為很多學校的選擇,然而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學在短暫的嘗試后,又回到原來的老路。從思想觀念的轉變、導學案的編寫、課堂基本結構的建立及學校立足課堂改革的硬件配備,來論述如何推動中學課堂教學改革。
關鍵詞:課改;思想觀念;導學案;課堂基本結構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的時代要求,也是諸多學校在教學中的一次革命,目前,很多中學在推動課堂改革上基本達成共識,并且很多中學均采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然而,由于受思想觀念、短暫教學效果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學在短暫的嘗試后,又回到了原先的老路,課改又陷入步履維艱的境地。
在目前課改背景下,如何利用導學案來推動中學課堂改革呢?我想課堂教學改革應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為前提;以積極穩妥、注重實效為原則;以集體教研為依托,編寫實用、高效的導學案,構建“自主、探究、高效”的基本課堂教學模式為重點;以著眼未來,立足長遠發展為宗旨來實施和推進,才能取得良好的
效果。
一、統一思想,轉變觀念
思想不統一、觀念不轉變,是課改的最大阻礙。課堂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繁重的工作,沒有統一的思想,單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就連最基礎的導學案編寫工作都很難完成。針對這一點,我想各中學可以根據學校的現狀、面臨的形勢,以及在屢次課改中取得的經驗為媒介,通過會議、座談、示范引路等形式,達到統一思想、轉變觀念的目的。同時,學校要不斷強化課堂改革意識,在學校營造課改氛圍,敢于為課改中出現的問題承擔責任,敢于為課改嘗試者保駕護航,我想,只要措施得當,是可以改變教師的思想,轉變教師的觀念的。
二、課堂的教學改革,必須注重導學案的設計和課堂基本教學模式的建立
導學案的設計,必須以集體教研為依托,課堂基本教學模式的建立,必須以“自主、探究、高效”為重點,導學案的編寫要經得起檢驗,能夠成為中學教學重要的校本研修資料,導學案的編寫,一般包括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點評總結、達標檢測、拓展延伸等環節,當然,學科不同,導學案的編寫可以略有不同,然而,從課堂實效來考慮,導學案編寫還是應有基本的模式,應該堅持一課時一案、一課時一學習目標、學案緊扣目標、精煉實效的原則。而且,導學案的編寫應特別重視團隊的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組的力量。
中學以導學案來推進課堂改革,必須對課堂講授和課堂基本機構提出要求。導學案的編寫,首先是為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依托導學案的課堂教學,應該要求教師語言簡潔,導入激趣巧妙,點評恰如其分,小組學習氣氛活躍而不偏離主題。而導學案編寫的方式,也決定了課堂的基本結構應如下:(1)激趣導入,明確目標。(2)自主學習,完成學案。(3)小組合作,統一認識。(4)交流質疑,點評總結。(5)達標檢測,課外延伸。
導學案的編寫和課堂講授要求、課堂基本結構,是緊密相關的,不是相互割裂開來的。因此,在推進課堂改革的時候,學校一定要加強對導學案編寫和課堂的監管,防止出現導學案的使用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這一環節可以通過成立以校領導、年級負責人、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學科課改領導小組,采用抽查、聽評課、引領示范、整改落實等方式,達到統一課堂教學基本模式,建立課堂基本規范的目的。
在推進課堂改革時,我們必須著眼未來,立足長遠。從學科本身的特點來講,我們現在推進的課堂教學改革,主要還是著眼于學生課本知識的落實,著眼于考試成績的提高,這和學習重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宗旨還是有一定出入的,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契合點,便是我們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學校應建立相應的配合課堂改革的硬件設備,例如,能夠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的圖書閱覽室、計算機網絡設備等。
不破不立,在如今新課程改革的時代呼喚下,學校要想在教育教學中有所突破,必須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沖破一切阻力,克服課改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導學案教學為前提,以建立“自主、探究、高效”的課堂基本模式為重點,重構課堂基本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增強學校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丁朝蓬.新課程評價的理念與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