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敬
【內容摘要】在高中階段,政治是較為重要的課程之一,不僅關系到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時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對高中政治教學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研究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總結了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策略 教學導入 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必須要加強高中階段的政治教育力度,從而使得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提升其綜合能力。但是目前階段,在我國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當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從而導致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相對不高,限制了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時代的發展要求高中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因此,解決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已經是非常緊迫的問題。為此,筆者首先研究了高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并以此為基礎,對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必要的調查研究,最后提出具體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加強高中政治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在高中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在心智方面還并未完全發育成熟,對于生活與社會的基本認知還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即學生在世界觀與方法論方面可能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在實際的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對高中政治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高中政治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重要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內涵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學科世界觀與方法論。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學生可以認識到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以及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在處理各種問題的過程當中會采用最合適的方法論,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于處于心智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2.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社會的發展不僅離不開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同時也對人才的思想政治覺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階段大部分的高中生在未來都需要接受相關的教育,從而成為國家重要的建設者。而高中生往往都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因此,在高中階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性格塑造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政治教育當中,通過教師的教學與引導,學生會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行為的正確與否進行判斷,從而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例如,在進行公民權利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進行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在課堂當中舉出一些違反選舉制度的例子,并引導學生對此進行反思。通過自主的思考,學生會充分的意識到,破壞選舉制度不僅是一種違法行為,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
3.拓展學生的視野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必須要以發展的態度對對待學生,要讓學生的能力發展處于一種動態的發展當中。高中生在未來可能會從事各種工作,因此,在高中階段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七視野對于其日后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高中政治當中,許多教學內容都會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必要的拓展。例如,在進行商品經濟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能加強對于商品交易內涵的理解,同時其對于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的理解程度也會不斷的加深。此外,生產與經濟制度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還可以了解到各種國際貿易活動的本質內涵以及具體形式,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背景得到不斷的豐富。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理念存在誤區
在高中階段為學生提供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時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人格更加的完善。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目前階段我國的高中政治教育在教學理念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階段高中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當中,所有的教學往往都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許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將政治教育分解為不同的知識細節進行教育,而完全不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綜合能力的提升,這種教學理念已經與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發生了較大的偏差,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存在較為不利的影響。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顯示,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當中,抱有這種教學觀念的教師相對較多,并不是個例。
2.教學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當前階段高中國政治教育在教學方式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高中政治教育理念存在著一定的誤區,許多教師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理念上的誤區也反映到教學方式方面。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當中:第一,高中政治教育基本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在這種教學方式當中,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相關知識,并通過機械記憶的方式進行學習,這不僅嚴重束縛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實踐教學不足,大部分高中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當中都不會安排實踐教學課程,從而使得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外顯為具體實踐。
3.教學方法過去陳舊
當前階段許多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過于陳舊,不僅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同時教學效果也相對較差。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階段的信息技術已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同時信息技術也被廣泛的運用于高中教學當中。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現階段的教學方法在師生互動、課堂氛圍營造以及教學效果方面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都具有較為顯著的成效,因此,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的將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納入到高中政治教學的范疇當中,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但是目前階段許多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使用力度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甚至部分教師連多媒體都不會使用。
三、高中政治教學策略總結
在上文當中筆者對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基于這些問題,筆者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并請教了部分專家學者,最終得出了具體的改進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進行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在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認知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這也是新課程對高中政治教育提出的最根本要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單純只進行與考試相關的內容的教學,而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同時還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征進行個性化的針對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高中政治教師還需要認識到在進行高中政治教育當中,政治理論的教學雖然非常重要,但是政治實踐也非常重要,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將理論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素質,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當中同時還需要加強實踐教學,例如,在進行商品經濟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市場,感受商品經濟的本質內涵。
2.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根據建構主義的相關理論筆者發現,學習的過程并不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下,通過教師的引導自主建構相關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保證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基于此種情況,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在教學中的地位,將學生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激情。例如教師可以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到高中政治的教學當中,讓學生自己在課余時間完成知識的外化,而將知識的內化放在課堂當中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還需要加強新型師生關系的培養,只有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的進行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
3.加強現代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許多新的教育方法逐漸被人們發現,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之余必須要加強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并將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去。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從而使得教學更加的形象化。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合作教學法、實踐教學等新型教學方式運用到高中政治教學當中。
結語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深度不斷提高,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已經迫在眉睫,但是目前階段我國高中政治教育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從而嚴重限制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種情況,筆者研究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對廣大高中政治教師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1] 彭琛. 談談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五)[C]. 2017:2.
[2] 吳鵬飛. 基于以“主題式”教學策略破解高中政治教學“碎片化”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1):86-87.
[3] 于振科.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展示”環節中教師的調控、點撥與歸納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7):90-91.
[4] 周強. 共享:讓高中思想政治課堂走向生活——淺談高中思想政治共享課堂教學策略的教學目標價值[J]. 華夏教師,2015(06):22-23.
[5] 吳海燕. 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一堂公開課為例[J]. 科技風,2012(15):183.
[6] 崔瑜梅.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及策略淺析——以第一單元《經濟生活》為例[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76-77.
[7] 朱佳. 以項目教學之法 顯“綜合”“探究”之道——項目教學法在高中政治綜合探究課中實施的操作策略[J]. 浙江教育科學,2009(02):52-55.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