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友忠
摘 要:頂崗實習對提高中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頂崗實習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頂崗實習的實效性。文章針對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思想、心理、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以確保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綜合職業能力
一、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在校學生的一種實習形式,學生在學校完成相關的課程學習后,離開學校,到專業對口的相關企業進行實習,頂替具體工作崗位,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借助這種真實的工作環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并通過接受企業文化培訓與管理來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畢業后的職業適應能力。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具備多重身份,一原則上學生還屬于原來學校未畢業的學生,必須接受學校的教育與管理;二是學生在實習單位屬于企業的一名員工,享受企業員工相關的權利,如薪酬等,同時必須接受企業的管理與培訓。
頂崗實習是依據《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的一種教育模式,即“2+1”教育模式:學生在校學習2年,第3年到專業相應對口的指定企業,帶薪實習。《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這種模式現在已是我國職業教育廣泛推廣的一種基本實習模式,并經過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實施方式,具體有如下幾種:一是“工學交替”模式,即在校學習期間中途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一段時間后再回學校繼續接受學校教育,然后高三時再出去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種模式比較早的讓學生接受企業的文化與工藝生產的技術培訓,學生成長比較快,學習針對性比較強,效果比較明顯,一些發達地區都流行采用這種模式,順德本地的一些職校,如梁銶琚職校、陳村職校等都做得很出色,并形成了校企共育聯盟。我校這幾年也在這塊進行了嘗試,如在高二時安排汽修專業、商英專業、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本地相關的企業進行實習一段時間,學生反映的效果不錯。二是“2+1”模式,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后,高三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種模式社會比較普遍流行采用。有些有條件的地方,如順德采用“2.5+0.5”模式,延長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到高三第二學期才外出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
二、頂崗實習的意義
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一邊服從學校的管理,一邊接受企業的培訓。可見頂崗實習集崗位實踐、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于一體的綜合職業教育模式,是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
經過多年的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現在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學、企”互聯互動的職教平臺,在我國職教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模式不僅需要學校用心經營,企業積極配合,還要求政府牽頭主導。因此對政府、學校、企業三方都提出了相關要求,政府必須制定出臺相關的校企合作政策支持,搭建平臺,明確學校和企業的權利與義務,保證雙方在頂崗實習中的互聯互動、互惠互利。學校必須提高學生在校學習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加強對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和教育。企業要落實好頂崗實習的政策,發揮企業在頂崗實習中獨特的培養功能,通過崗位實踐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三、我校頂崗實習中的一些探索與實效
近幾年來,我校緊密圍繞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搭建全方位的職業技能實踐平臺,加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零距離”對接,在“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不斷發展創新,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1.近年來,在高二時我校輪流安排了一些專業班級的學生下到當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如安排計算機專業、商英專業的學生到順德矢崎汽車配件公司進行實習;安排汽修專業的學生到汽修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實習。在實習中,班主任進行全程跟崗管理,廠方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企業文化教育、禮儀教育、崗位技能等的培訓,學生通過深入企業一線進行生產實踐活動。這些親身體驗對他們來說有著巨大的作用,通過這些活動他們學到了學校難以學到的知識,如提前感受企業的文化、人才要求、專業趨勢、崗位技能等等,對他們素質結構的構建和身心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正如一位參加實習同學在實習體會中寫道:“以前就想著玩,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懂得為將來作準備。經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在企業里是多么的不簡單,上班時間經常每天超過8個小時,每天除了中午一點吃飯時間外就是不停地勞作,每個月就只有那幾天休息時間而已。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也認識該為將來做好打算了。”還有一位同學寫道:“以前,總認為老師所講的是一無所用,課堂總是那么單調煩悶,知識總是那么枯燥無聊,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是一無所知,看來還是老老實實多學點知識才行”。因此,實習后,許多老師發現不管同學們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感覺他們有了很大的進步,好像思想一下子成熟起來似的。
2.我校在高三時第一學期后期通過了畢業生頂崗實習推薦會,推薦高三就業班學生對相關企業頂崗實習。學生通過頂崗實習提前到崗位上去工作,不僅提升了專業技能,也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培養了良好的職業素養。剛出來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在一線崗位上,熟悉了企業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體驗企業文化,培養管理意識,為將來成長成才和自主創業打下良好基礎。在本地廠中,有不少技術骨干和管理骨干,他們是我校學生畢業后在一線上磨煉、成長起來的。
四、頂崗實習中所存在的一些學生問題
學生進入企業開始頂崗實習后,身處的環境與面臨的壓力都變了,思想也會發生變化,這對于從小在學校家庭這種相對封閉的單純環境下長大的學生來說,第一次步入社會,難免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很多中職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普遍缺乏足夠的心理和思想準備,面對真正的工作環境,眼高手低,心態浮躁,怕苦怕累,消極怠工,難以適應企業的各類規章制度,因而產生了思想、心理、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問題。從調查情況看,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學生缺乏正確的職業觀,價值取向偏向于過度關注物質利益、眼前利益、興趣愛好等,忽視個人成長的無形價值,因此出現了眼高手低、頻繁換工、一無所成的情況。曾經聽說有一名中職學生三個月里換了二十一次工作。很多學生情愿選擇一些與自己所學專業毫不相關的工作,僅僅就圖擁有較舒適輕松的工作環境,或者有相對高的收入,但這些工作往往毫無技術可言,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是相對有限的。
第二,學生缺乏正確的成才觀,對所學專業相對應的職業成才規律所知甚少,對社會的需求、自己的特點不甚了解,忽視對自身素質的提高與個人成長的規劃。學生從小習慣了校園安逸的學習生活、舒適的家庭生活,然而一旦走出校園,走上一線工作崗位時,發現現實是枯燥、重復、勞累的,相當失望消極。比如,汽修專業的學生到了企業后,很多作為學徒工被安排到機修崗位上,負責簡單工作任務,或者是后勤崗位,每天重復著臟、累、忙的工作,薪水每月才就那一千來塊錢,往往很多沒幾天辭職了。雖然干汽修這行,只要能夠多堅持一點,幾年下來,很多能夠成長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所以類似這種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半途而廢的事情時有發生。
第三,人際交往能力不足,社會適應能力差。由于技能生疏,缺乏虛心好學的精神,惰性應對,導致容易出錯,而且缺乏正確對待犯錯的心態,因此往往選擇自暴自棄的態度。相對于學校較為簡單的學生關系、師生關系來說,社會的關系相對復雜很多,因此學生往往不善于處理好與師傅、管理人員、同事的關系,碰到困難時更容易封閉自我,總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好。某服裝專業的學生因為沒有達到質量要求,被組長責罵,一氣之下和幾個同學一起辭工離廠。
五、提高頂崗實習有效性的策略
頂崗實習是中職生學生必經的一個歷程,通過他們生活在一個不同于學校環境里,零距離真實接觸社會,因而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職業技能、為人處事、思考方式將會隨之更加成熟,這為他們今后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作為學生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學校應該怎樣積極引導學生更加有效的適應頂崗實習階段,處理好實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呢?
1.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提前引進企業文化
中職生剛出來社會普遍有兩個“不適應”:①對企業管理方式不適應;②對工作環境不適應。其實,關鍵是我們要把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提前帶到學校中,融進課堂去,引導他們了解了企業的管理制度、工藝流程、企業文化、崗位規范、用人要求,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做事,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的職業信仰、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通過校企合作,引進現代企業文化,讓學生接受現代企業文化的熏陶。通過聯合辦學,讓他們提前感受企業的管理文化,到企業車間接受有針對性的實習實訓,真正感受企業文化。
2.認真做好實習準備工作,進行系統的就業前職業指導
通過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崗前培訓、安全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學教育等系統性的指導,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學會積極面對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會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冷靜分析和處理問題。甚至邀請企業的有關人員到學校來對學生進行職前培訓。
3.創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及時解決問題
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和困惑,我們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最有效的辦法是利用網絡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網站留言功能、Q群即時功能對學生進行跟蹤了解,為學生排憂解難,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縮短學生心理適應期。
4.密切聯系家長、企業,形成管理合力,達到共育共贏的目的
通過電話聯系企業相關負責人或者直接下企業,收集學生的實習工作情況,了解企業用人信息,并及時給所在企業的學生做好相關的教育;通過密切聯系家長,了解學生情況,并引導家長加強對子女安全方面的教育,關心實習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5.設立定期匯報制度,及時處理問題
在學生中設立小組長,要求組長按時向班主任匯報實習情況,反應同學們動態,也可以及時布置相關的實習任務。班主任總結學生實習情況,及時向學校相關負責部門匯報。有關部門定期召開實習工作會議,通報學生實習情況,統一認識、有效管理。
六、結束語
頂崗實習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基本政策,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思想和心理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針對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用心研究、尋找對策、創新發展,確保成效,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朱虹,楊睿.中職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劉平興.中職生頂崗實習與就業指導[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