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紀棟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更加重視。與城市相比,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由于受經濟條件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在教學模式、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方式上存在較大不同,在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方面相對不足。創造性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應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就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質量 創造性思維 提升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教學思想,簡單理解就是教師教學的目的不能僅僅局限于傳播知識,還應注重學生創造力的激發,發揮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目前我國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看,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較大,教學方式滯后,忽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注重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提升,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和創新意識,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思維觀念,在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傳統古板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教學需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注重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創新意識和富有想象力的教師,從而在語文學習中引導學生提升其創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在教學《丑小鴨》這篇課文時,應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觀念,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適當創新,在教學前,可采用幻燈片的方式,將《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童話故事放在一起,使學生先對童話這種體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給學生講解課文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與學生互動,設置各種問題供學生思考,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教學。
二、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教學環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尤其是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天性,如果學習氛圍過于死氣沉沉,必然會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極大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前,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性,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并多與其他學生討論與分享,給小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緩解小學生的緊張情緒,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教學形式,如采用游戲、辯論或看電影等方式,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使小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狀態,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坐井觀天》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觀看青蛙和小鳥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坐井觀天》是誰坐在井例看天呢?”“青蛙與小鳥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的?”“井里的天與井外面的天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章課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在學習完成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小鳥和青蛙對天空有不同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另外,還可以采用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學習,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三、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
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對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教學時,應充分抓住小學生的這些特性,多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打破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鼓勵學生對同一問題得出不同見解,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小學生思維的新穎性和獨特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答案應給予足夠的尊重,多給予支持與鼓勵,增強學生的探索興趣,從而使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拓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司馬光》時,講到司馬光將水缸砸破救出了落水的小伙伴時,教師提問,“你們認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有的學生回答說“他聰明勇敢”,有的學生回答說“他遇事沉重冷靜”,也有的說“他善于動腦”,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然后教師再給學生發散思維提問“你還有別的可以救出落水小孩子的方法嗎?”,學生熱情高漲,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有的學生說“將水缸推倒”,有的學生說“把石頭放水缸里去,就像烏鴉喝水一樣”,還有的學生說“找大人幫忙”“用棍子撈”“用盆舀水”……學生的答案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開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教師在小學語文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在學生提出質疑的觀點后,教師應按照學生質疑的方向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引導學生正確質疑與否定,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教師在教學《稱象》時,教師講述了曹沖稱大象的方法后,有學生質疑為什么一定要采用這種方法稱大象呢?沒有別的可以稱大象的方法嗎?對課文中的方法產生了質疑,然后舉手提出“用我們常玩的蹺蹺板也可以稱大象,而且更為簡單”,該學生提出后,教師鼓勵學生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說:“讓大象站在蹺蹺板的一端,然后在另一端放可以稱重的物體,直到蹺蹺板平衡”。對于學生的這種質疑精神和創造性意識,教師應積極鼓勵,給予學生表揚,增強學生的創新熱情,并給予適當引導,使學生養成科學質疑的習慣,而不是一味接受已有知識。
五、豐富學生的課外實踐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還應不斷豐富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將各種課外活動與課堂內容相聯系,拓寬小學生的視野,使其思維得到活躍,繼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農村小學生對大自然都比較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觀察,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用語言表述出來,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例如,學生在學習《柳樹醒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到大自然中感受“柳樹醒了”是什么樣的?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春雷”“春雨”“春風”“春燕”,感受春天的氣息,并引導學生思考“春天里還有什么蘇醒了呢?”打開學生想象的大門,并讓學生將春天萬物復蘇的景象用語言或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提升。再如,教師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野營或秋游,帶領學生的到戶外活動,觀察秋天來了自然界都有哪些變化,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看到的“秋天的圖畫”是什么樣子的?并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與課文相結合,思考“在秋天這個收獲的季節,我收獲到了什么”。
六、結語
創造性思維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極為重要,所以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還應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轉變教學方式方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大膽質疑,豐富課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潘祖喬.探討小學語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讀寫算,2015,(22):363.
[2]趙敏.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讀與寫,2016,(06):120.
[3]羅文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路徑思考[J].學周刊,2016,(08):171.
[4]張月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5,(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