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
摘 要:小學數學作業的批改是小學教師的一項經常工作,是一項看似平常卻蘊含大量信息的活動。科學高效的作業批改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一線的長期教學與作業的批改過程中,通過不斷對比、積累、思考,得出了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的幾條原則:及時性原則、思路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在這些原則的指導和幫助下,有助于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幫助學生自我糾錯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作業批改 小學數學 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218-01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一項經常性實踐活動。而作業批改,則是教師對學生這一實踐活動的評價過程。教師通過專業批改,不斷矯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在小學一線長期從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總結了數學作業批改的幾條原則。
1 及時性原則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剛剛做完一件事的時候,就十分迫切的想知道它的結果。學生們一考完試,不管是后進生還是優等生,心里都惦記著自己的答案是不是正確。這種現象心理學稱之為“及時確認”。根據學生這一心理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最短的時間里;應對作業做出評定。當學生及時得到學習結果的反饋信息時,他們就能在印象鮮明,記憶猶新的情境中,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做出調整:對的,強化正確;錯的,在尚未定型之前就給予自我訂正的機會。
心理學家曾設計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學生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每日告知做題結果;第二組,每周告知做題的結果;第三組,不告知結果。再過八周又進行一次測查,測查表明,原來第三組的成績下降,而第一組的成績很快提高。由此可見,每日及時批改作業可提高練習效果。
2 思路性原則
數學學習,對人是一種良好的思維訓練。而思維教育又正是數學教學的潛在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作業批改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其過程,答案的正確與否做出判斷,而且更應該重視學生的解題思路。因為解題的策略、過程既反映著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同時又反映著學生的思維水平。
有這么一個例子,三個學生對同一個題目的解答:
0.99-(0.1-0.01)×0÷0.99
學生甲: 0.99-(0.1-0.01)×0÷0.99
=0.99-0.99×0÷0.99=0.99×0=0.99
學生乙: 0.99-(0.1-0.01)×0÷0.99
=0.99-0.99×0÷0.99=0.99-0=0.99
學生丙: 0.99-(0.1-0.01)×0÷0.99
=0.99-0÷0.99=0.99-0=0.99
如果教師批改的時候,僅僅只看答案,那么三個同學的得數都是一樣的,沒有差異,但如果能夠深入到學生解題思路層次去研究,就不難發現學生甲的運算順序是錯誤的,說明他的基礎知識掌握尚有欠缺;學生乙按部就班,按運算的順序做;而學生丙在處理這個部分時,有獨到之處,準確快捷。
從上例可以清楚地看到,批改作業時,教師如能重視分析學生的解題思路,有針對性的給出恰如其分的評析,就連能促使學生作業時認真思考,選擇最優解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題的合理性和獨到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深刻性。
3 啟發性原則
批改數學作業和批改作文不同,一般重批輕改。當學生作業中出現問題時,我們不能只給學生一個簡單的評語,而應注意多啟發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發現錯誤并加以訂正。現代的數學教育已經把思維訓練作為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中心任務。因此,在設計教學進程時,要處處注意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同樣,在批改作業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思維,而不要代替學生思維。經常采用的啟發方法是在作業批改時,適當加些啟發性的評語。如: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解題方法?驗算一下,再想想哪里做錯了?先訂正錯誤,再做一個類似的題目。有時,教師還可以順著學生錯誤的思路提問下去,將錯就錯,直到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所在。
4 激勵性原則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用實驗證明,通過激勵可以將人的積極性增加3到4倍。有人還類推了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激勵。這個公式告訴我們,教師批改作業時,要盡可能注意多鼓勵少指責,肯定為主,否定為輔。對于學生正確的、優秀的作業,教師一定要很好的鼓勵。一般的,除了常用的“√”號(正確符號)以外還可以用一些表示贊賞與鼓勵的符號,比如:☆表示優秀、獨創性等等。此外,給學生寫一些富有鼓勵性的批語效果更好。比如:在計算時,有的學生能運用乘法分配律把 化簡為,頗有觀察力和創見,老師在批改作業時可以寫上:有觀察力、有創造性!用以鼓勵學生。有些老師還經常針對學生作業的具體情況,分別給出:“好!”“方法靈活!”“有進步!”“希望繼續努力!”“祝賀你全對!”等激動人心的評語來激發學生熱愛功課的內動力。心理學家對作業評語的效率問題也進行過不少實驗。例如在一個實驗里,實驗者把學生分為三組,對一個組的作業不加任何評語,對另一個組的作業給予鼓勵性的評語,對第三組則給予一般性的評語。這三個組學生從開學初到期末在成績上就顯示出明顯的差異,給予積極評學生的學習成效要顯著高于其它組。
對學生作業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些錯誤一般都是出在局部、個別方面)也要瑕中見瑜,尋找成功點,使學生振奮精神學習。對思維成果較差的學生,適當提高評價度、激勵度。此外,對于一些非常規的解答,要弄清其思路,判定其對錯,恰如其分的鼓勵。對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不盡相同的學生,應區別對待。通過作業的批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克服困難的意志和解題的創造性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并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發展。
小學數學作業批改是數學教師的一項經常性工作,通過這項工作可以使教師和學生迅速準確得到教和學的信息反饋,從而及時調整教與學的活動,加深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提高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寶霞.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2015(9):12-12.
[2] 徐興國.數學概念后續學習探究[J].教育研究與評論,2009, (4):26-28.
[3] 董安東.淺析大綱與課本的目標化[J].數學教育學報,1995
(4):11-15.
[4] 林偉民.活力課堂:基本內涵與構建要素——以數學學科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2(10):21-25.
[5] 毛婷蓉.理答的智慧[J].文教資料,200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