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璐
【摘 要】隨著教學方式與理念的改革,自主學習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自我檢測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即要求學生不再依賴外界,而是靠自身對自己學習成果進行檢測與總結。本文將對自我檢測在外語課堂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意義進行分析,總結其對外語教學和學生本身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外語教學;自主學習;自我檢測
近年來,自主學習不斷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自主學習理論的倡導下,學生被要求自己對自己的學業負責,同時也要求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我會什么?我了解什么?我需要改進什么?我能成為什么?”在自主學習這層意義下,學生需要不斷思考這幾個問題,以此來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檢測。自我檢測能促進自主學習,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者都熟悉自我檢測這一學習方式熟悉。因此作為外語教學者和學習者都應對此有所了解和探究。
一、自我檢測的定義
在學習中我們所熟知的成果檢測方式多為外部檢測,例如最常見的學習成果檢測方式就是考試。學生通過考試這一手段,由考試結果來判斷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這種檢測手段的檢測目的,方式,標準等都非學生本人設計的,在檢測過程中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與分析,檢測結果的分析依賴于他人,因而也導致學生并不能完全程度上的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
與外部檢測相對應的另一種檢測方式便是自我檢測。Hense曾在書中稱學生自己對整個檢測方案以及檢測內容負責,并自己決定檢測的目標、過程以及運用的這種檢測方式為自我檢測。許多學者指出,與外部檢測相比,自我檢測最主要的特點在于學生直接參與到檢測過程中,并對整個檢測過程負責,也就是說,學生自身就是自己學習成果檢測的操作者。在自我檢測中,重點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自己。學生應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所掌控,并自主判斷是否達到學習目標。
二、自我檢測在外語學習中的意義
從上世紀70年代起,自我檢測也開始應用于外語課堂中。外語學習者可將自我檢測運用到多個方面:語言掌握程度(語言等級);語言各項能力的強弱點;語言能力的增長以及所使用的學習策略的效果等。如今,自我檢測在外語學習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被視作為現代課堂的中心元素。自我檢測之所以在現代外語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之對于外語學習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密不可分:
1.自主檢測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
一個以學生為向導的課堂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自主檢測要求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是聽和接受,并且還要不斷的思考,觀察和反饋他們是否理解所學的內容以及理解了哪些內容。同樣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意味著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不再控制整個課堂,而更像是指導者,顧問或是學習伙伴。教師應信任學生,并給予他們自主的權利。同時,自主檢測也是刺激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動機,并且幫助學生自己去發現并且客觀的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以便更有效的安排之后的學習進程。
2.自我檢測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自身學習過程的能力
自我檢測要求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思考:哪些學習方式,學習策略,學習技巧,學習環境以及學習形式對自己來說是合適的,哪些是不合適的。學生 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技巧以及學習形式,以便能夠更好更快的達到學習目標。例如學生應該通過自我檢測去發現,是否自己在小組中和同學一起學習比單獨學習更有效率,或是在學習新的語言現象的時候是否更習慣于先掌握語法框架,再學習表達方式等。
3.自我檢測能夠提供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經歷制定評判標準的可能性
傳統情況下以考試為典型代表的外部檢測方式的評判標準通常是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所有學生都按照這一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評判,而在進行自我檢測過程中,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學習經歷制定自己的檢測標準。這一點尤其適合學習第二外語的學生。在學習第一外語的時候已經積累下了一定的外語學習經驗,在學習第二外語的時候便可基于這些學習經驗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檢測標準。例如可根據在學習第一外語時所總結出的不足,在學習第二外語中則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和技巧來避免這類錯誤再次出現,并且著重檢查這些不足之處的學習成果;而在學習第一外語時重要并且有效的學習方式可在學習第二外語時繼續保持和加強。
4.自我檢測是外部檢測的補充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目前的學習過程中外部檢測的運用多于自我檢測。這樣的檢測方式或多或少的會導致學生受到考試的引導和控制。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目標會受到考試等外部檢測的影響。這一點在目前外語教學中極為常見,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忘記了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導致學生考試一旦結束后便認為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放松或暫停語言學習。除此之外,外部檢測的目標往往是大眾化的,而非針對個人情況設定的,所以基于這些因素,自我檢測是針對外部檢測中不足部分的補充。兩者同時進行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自我檢測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自主學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無需多言。然而自我檢測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給自己打一個確切的分數。自我檢測應該作為一項長期的學習手段被運用在外語學習中去,因為其能幫助學生掌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方向,判斷與制定今后學習的目標與方式。由于自我檢測在目前的外語學習中還未得到廣泛的應用,學生對于這一概念也較為陌生,再加上中國學生本身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因此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自我檢測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加深對自我檢測的了解與探究。其次便是要在教學中滲透自主學習的理念,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自身學習過程中,而并非只是單純的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引導并指導學生學會并進行自我學習檢測。自我檢測的方式多種多樣,較為直接的一種方式是可以通過根據自己學習進度設計的問卷表格來促進自己不斷思考與總結:在這段時間中我學到了什么,重難點是什么,未掌握的知識點是什么等;或者通過學習日記的撰寫來記錄每日學習進程,總結進步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制作自己的學習文件夾,將所有的學習材料(包括自己的語言學習記錄,每日完成的作業以及教師的反饋等)整理在一起,定期查看;甚至還可以采用錄音或者錄像的方式來記錄學習過程,總結與反思,促使自己對自身學習成果進行思考。
自我檢測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課題。但是鑒于其在外語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還需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的探究與鉆研,以便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Hense, Jan Ulrich (2006): Selbstevaluation. Erfolgsfaktoren und Wirkungen eines Ansatzes zur Selbstbestimmten Qualit?tsentwicklung im schulischen Bereich. Frankfurt am Main: Europ?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Roche, J?rg (2010): Fremdevaluation und Selbstevaluation. In: Hallet, Wolfgang/ K?nigs, Frank G. (Hrsg.): Handbuch Fremdsprachendidaktik. Seelze: Kallmeyer/Klett, 228-232.
[3]Schneider, Günther (1996): Selbsteva
luation lernen lassen. In: Fremdsprache Deutsch. Sondernummer Autonomes Lernen,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