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燕
【摘 要】由于學生自身原因、環境不良影響與教育失誤等因素產生了后進生,但只要方法得當,后進生也可以轉化為良好學生甚至優秀學生。對于后進生的改進與轉化,本文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遵從心靈感化的思想,從以下4方面進行:深入了解,耐心引導;以褒代貶,增強自信;積極輔導,真情感動;身先士卒,榜樣示范的教育方法,真情感動,使后進生真正得到轉化。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教育學方法;真情感動
后進生是班集體組成的部分,大多表現為:紀律松散、遲到、曠課、早退、上課搗蛋、屢教不改等,因此對后進生進行批評是不可避免的。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有一個同感,你若批評他,不但沒有效果,反而使他們產生對抗情緒,變本加厲再犯;若不批評他,他便自以為無法無天,影響整個班良好班風的形成。這部分學生除了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是由于環境與教育失誤等因素造成的,因而他們是有潛能可挖的,是完全可以轉化的。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要多關注后進生,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使后進生真正轉化。為此,我作了一些探討,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一、深入了解,耐心引導
后進生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不專心、講話、睡覺等現象。他們做了錯事或違反了紀律,我們批評前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批評時應把握分寸,語言不要太刻薄,要考慮到后進生的自控能力,必須有“允許學生犯錯誤,又允許學生改正錯誤”的胸懷,要心平氣和加以引導,引導代替批評,在親切平和的氣氛中幫助他們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危害,耐心開導啟發,讓學生心服口服,能自覺知錯改錯。例如:學生上課睡覺,我不在課堂中當眾批評他,而是下課后把他單獨叫到辦公室,先不責備他上課不專心、睡覺,而是轉換成關心的話語。如:“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看醫生”。把學生心頭預備挨罵的大石先放下,緩和緊張的氣氛,當他自己否定生病后,再轉入正題,然后指出上課睡覺的危害并找出上課睡覺的原因,最后向他提出要求。對他表現好的時段在班中及時表揚,培養他的上進心與自信心,使他轉變成優等生。
二、以褒代貶,增強自信
對后進生,我們需要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他們的缺點,更要看到他們的優點。差生盡管有許多缺點,也總會有優點。只要我們留心并通過“放大效應”,用表揚代替責罵,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班中成績差的學生常聚在一起,恃強凌弱。對于這種現象,我不是一味責罵他們,而是先表揚他們團結同學,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然后再指出他們的不對,你們團結的僅是幾個哥們,如果你們團結的不僅是幾個哥們,而是全班同學,對全班、全校的同學都能相互幫助、相互關愛就更好。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就會認識到錯誤,收到的效果比責罵好得多,并且引導他們向更好的方面發展。又例如:差生一般都懶動腦,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是單獨完成,而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對此,我也采用鼓勵方式代替批評。因此我就在作業中寫評語:“以你的智力,完全不必要參考他人的作業,你是完全有能力做好這些作業的,關鍵是對自己要有信心,答案不是唯一的,你自己的方法可能更簡單”。這樣的方式,不僅使他們知道老師已經知道他們的作業是抄襲的,也激勵他們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只要我們對后進生的各方面表現加以具體分標,是不難發現他們身上閃光點的。并且采取以褒代貶的激勵式的批評,能使學生群情激奮,努力向上。
三、積極輔導,真情感動
后進生從表面上看自由散慢,似乎對成績不感興趣,但其內心卻十分渴望學好,自尊也特別強,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切勿訓斥,不能簡單批評,而要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班主任用真情打動學生的心靈,用理智之愛尊重他們的人格, 信任他們能夠改正錯誤,真誠鼓勵他們改正錯誤,深切關懷他們的學習,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對他們微小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例如:我班何慰德同學,平時無心向學,我在對他進行多次談話中發現他智力不錯,就是基礎差,對知識又不感興趣,因此越讀越感到吃力,從而產生了厭學情緒。于是我通過在課余時間幫助他補習,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紀律也改善了。其實,后進生需要鼓勵,需要愛,更需要切切實實的幫助。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我們不能只靠說教,而要用故事、寓言、格言等,使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內心去改變自己。
四、身先士卒,榜樣示范
作為教師,身教重于言傳。因此,我們要做學生的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身先士率帶頭做到。例如班中有幾個學生經常遲到,經多次教育仍不見改善,為此,我對全班學生說“今后我無論什么時候都和大家一齊起床上早讀,并且每天比你們早到”。一段時間之后,學生遲到現象不再出現。因此教師以身作則,多做少說,身先士卒這種示范式的,無聲的批評,其效果往往比講大道理要強。
后進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化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找到突破口,因材施教,既要把學生當作教育對象,又要把他們當作有感情有尊嚴的朋友,做到方法與情感有機結合,這樣才可以促使后進生內心得到感化,教育效果也就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