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隨著國家的發展,電力系統的運行管理受到廣泛關注,需要企業針對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科學預測用電負荷,并制定針對性的發電任務,做好安全檢測工作,全面處理緊急事故,保證可以滿足用戶對于高質量電能的需求,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電路系統 運行 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1
電力企業在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進行管理期間,需要明確其工作要求,保證電網安全性與穩定性,滿足日常用電負荷要求,提高電力能源的利用率,做好監督與管控工作,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一、電力系統運行管理內容分析
在電力系統實際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用電負荷的預測工作內容、發電任務的管控內容、安全檢測內容與緊急事故處理內容。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用電負荷的預測措施。在預測用電負荷的時候,需要根據歷史記錄與天氣預報等,結合人們的生活規律等,對用電情況進行分析,例如:管理人員根據各類要求與特點等,對未來24小時的用電負荷進行全面預測處理,然后編制預測的負荷曲線圖形,以此開展相關管控工作[1]。
第二,發電任務的規劃方式。在對發電任務進行規劃期間,需要做好用電負荷曲線分析工作,遵循相關經濟管理原則,科學分配水能與燃料,以便于開展規劃與安排工作,對發電廠的各類工作任務進行指令。主要包括:水電站工作任務、火電站工作任務與用電負荷的分配任務等,可以開展日發電計劃工作,明確電場的調頻容量,以便于對發電機組等進行合理的分配。同時,需要對輸電設備與變電設備等進行分析,制定完善的檢修計劃方案,針對繼電保護與其他裝置等,進行合理的管控,以此提高計算結果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對各類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2]。
第三,安全檢測工作。在電力系統運行中,需要做好日常監測工作,針對系統運行安全性等,對其進行全面的監控處理,在安全分析情況下,通過狀態評估與潮流計算等,對事故進行預測,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做好預防工作,以此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可靠性。
第四,緊急事故處理內容。電力系統的運行,經常會出現緊急事故,影響著變電站與發電系統的安全性,難以保證企業效益。因此,需要制定緊急預案體系,針對常見的安全事故,做好預防工作,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問題,就要利用科學的指揮與監督方式,提高其工作成效,減少停機時間,滿足突發事故的處理需求,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3]。
二、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措施
企業在對電力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管理期間,需要針對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等,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目的,對其進行全面的控制,以此提高電力系統可靠性與安全性,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具體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提高電網運行安全性
電能具有不易儲存的特點,一旦電網停止供電,將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要保證電網處于供電狀態,對其進行安全管理。首先需要保證電網可靠性,一旦出現安全性問題,將會出現停電現象,影響著用戶的電能使用可靠性。因此,需要對其安全性進行管理,其次,在安全管理期間,需要制定科學的管控方案,對各類形式的電網系統進行安全預測處理,科學分析其工作要求,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企業的損失。其次,在安全管理期間,需要減少影響問題,避免出現事故擴大的現象,盡早的恢復供電[4]。
2.用電負荷管理措施
電力系統管理人員需要重視用電負荷的管理,根據社會需求等,從客觀角度出發考慮各類問題,保證電力系統中發電與供電設備的可靠性,以此提高其工作成效。在電力系統管理工作中,相關部門需要按照供電任務等,科學協調發電與變電之間的關系,尤其在臨時搶修與計劃檢修期間,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制定完善的協調方案,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要求,對發電與送電系統進行統一協調,保證各類系統運行的正常性。同時,電力系統管理人員需要在運行中心的指令下,按照各類要求對電力系統進行檢查與維修,提高系統的運行質量,達到預期的管控目的[5]。
3.提高能源利用率
電力系統管理人員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視電力能源的應用效率,促進電網運行安全性與經濟性,滿足電能質量的要求,提高供電服務水平,遵循經濟運行原則等,制定負荷分配優化方案,降低電網的消耗,減少運行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此期間,需要對各類能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對線路負荷進行合理的調整,嚴格管控開機與關機工作,降低燃料的消耗,避免電能輸送中出現損耗現象,以此降低供電成本。在實際發電中需要多使用煤炭,少使用原油,以此減少對于原有能源的消耗。在每年的汛期,需要合理利用水資源,發揮水能在發電系統中的應用作用,保證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需要全面考慮發電機組的經濟型要求,對于自然能源等進行分配,提高管理工作質量。
4.加大質量監控力度
在電力系統實際管理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重視質量監控工作,對于標志電能質量等,進行全面控制,主要包括頻率、電壓等。管理人員需要全面考慮一次網與二次網的管理要求,根據超高壓與配電線路的運行要求等,對其進行監督與管理。在監督工作中,需要及時發現電壓存在的無功容量不足與調整方式不準確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相關問題,以此提高電能供應水平與質量。同時,相關部門需要按照國家要求,科學開展電能質量監控工作,優化管理方式與工作要求,保證在對電能質量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可以做好相關規劃工作,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管理工作成效,根據電力系統的運行特點與要求等,對遙測信息進行全面的調整與控制。
結語
電力企業在對電力系統進行監督與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針對相關工作要求,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目標,提高電網運行安全性與合理性,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達到預期的管控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高望.含電動汽車的電力系統運行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
[2]閆超.探討繼電保護的故障處理措施[J].電子制作,2013(23):196-196.
[3]孫偉卿,王承民,張焰等.電力系統運行均勻性分析與評估[J].電工技術學報,2014,29(4):173-180.
[4]林巖智.電力系統中變電運行的技術要求及管理方法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6(12):24-24.
[5]周華鋒,胡榮,李曉露等.基于態勢感知技術的電力系統運行駕駛艙設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5(7):130-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