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華
摘 要 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當中,我們通過調整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優化使用教學資源,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 大學物理實驗 教學質量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農醫類學科等專業的公共必修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在理解和鞏固物理實驗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嚴謹的科學作風。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因而本文基于本人在廣西民族大學近五年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經歷,談談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為國內同行提供經驗借鑒,共同促進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的發展。
1提高學生學習大學物理實驗的興趣
盡管大學物理課程是必修課,但由于不是專業課,許多學生都認為大學物理課程與其所學專業關系不大。在這種情形下,與大學物理課程相配套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地位可想而之。并且大學物理實驗課程通常是一門考查課,沒有考試的壓力使得很多學生都抱著玩玩儀器就走的觀念。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千萬不可坐以待斃,聽之任之,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如在講解示波器的使用實驗過程當中,遇到電子和通信類等專業的學生時,講授實驗內容時要強調示波器作為一種監測儀器,在其專業中應用廣泛,而且在他們之后的專業課實驗中也經常出現,因而熟練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有助于后繼專業課的學習;而遇到數學專業的學生時,講授實驗內容時要強調示波器可以將一些數學曲線比較直觀地顯示到屏幕上,如正弦曲線和呂薩茹圖形。總之要盡量將實驗內容與學生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也要求老師平時多了解和關注實驗內容與各個學科的相關知識,提升自我知識的廣度。
2充分利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在講授過程中通常采用十幾到二十人小班教學方式,這對于在黑板上講授實驗原理應該問題不大,但到了實驗實際操作講解,受到場地和實驗儀器尺寸大小的限制,很多學生并沒掌握實驗的操作過程,再加上學生素質本身參差不齊,如我們學校有不少東南亞留學生,這些學生希望再重復一次實驗操作講解,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又無法滿足這些學生的要求。這時我們可以采用微課教學,即把每個實驗的操作制作成微課視頻,在實驗室屏幕上播放,這樣老師可以抽出身來處理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不是一遍遍機械地重復實驗操作過程。
由于正常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我們還在課外通過一些輔助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學習。如我們學校自行開發了大學物理實驗操作預習系統。該系統包含大學物理最基本的十幾個實驗,每個實驗均有目的要求、實驗原理、儀器介紹、操作演示和自己動手。我們將這一系統掛在學院的網上,學生隨時可以登陸系統選擇實驗進行學習和模擬操作,對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和復習,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監管力度,保證教學質量
由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一門考查課,最終成績由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來決定,因此教師一定要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為此我們采取以下手段進行監管。首先,每次實驗最多只帶二十人,分為十個小組,每個小組操作一套儀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師指導到位,學生都能參與實驗。其次,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每記錄完一組數據,都要舉手請老師過來檢查,同時保持實驗儀器記錄狀態不變,方便教師進行聯合檢查。這樣即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又可以防止學生抄襲鄰組同學數據,企圖蒙混過關。最后,在實驗結束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用一張空白紙記錄好實驗數據,交給老師檢查,檢查合格后教師簽字方可離開,之后將簽字數據記錄紙貼到實驗報告后面。教師檢查時要注意數據的合理性,有疑問要當場提問,確保實驗數據正確性。盡管這樣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但可以保證實驗操作的真實性和實驗報告的可靠性。
4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以往我們通常采取教師負責班級的方式帶大學物理實驗,即每個教師都得負責十幾個大學物理實驗,如此要求教師力熱光電實驗樣樣要精通。然而實際上每個教師都偏重于某一門類實驗,這顯然不符合合理優化使用教學資源的思想,同時還會出現儀器管理混亂和場地使用沖突等問題。此外,由于每個老師的評判標準不一樣,因而不同的班級由于教師的不同最終成績差別很大,這顯然有損公平。因此我們現在使用教師負責實驗的方式帶大學物理實驗,如由負責物理專業力學實驗的老師帶力學大學物理實驗,實現實驗內容和相關儀器場地等資源個人負責制,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優化了教學資源。同時,每個學生最終成績由幾個教師所帶的十幾個實驗平均而得到,充分體現了公平性。
總之,通過上述方式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基金項目:廣西民族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2XJGY17)。
參考文獻
[1] 楊述武,趙立竹,沈國土.普通物理實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范婷,劉云虎,湯國富,曹旭樂,張建軍.探究型教學模式下大學物理實驗的改革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6,29(2):149-152.
[3] 劉永濤,毛巍威,劉猛洪,包剛,李三龍,葛智勇,李興鰲.提高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大學物理實驗,2013,26(1):117-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