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馮欣欣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闡釋政府購買中政府責任的具體內容,了解政府責任承擔現狀,針對政府責任缺失提出改進對策,進行責任重構。
關鍵詞:公共體育服務;政府責任;缺失;重構
一、研究目的
2013年國務院下發《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和2015年由國務辦轉發的《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力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工作。體育領域積極做出回應,馮建中強調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已上升到國家層面。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成為理論熱點,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推進工作,較少提及這一過程中購買主體即政府的責任。在我國政社關系沒有理順,有效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過程中,政府承擔著諸多的重要責任。本文研究的目的:
(1)運用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及政府責任進行理論研究,闡釋政府購買中政府責任的具體內容;
(2)了解在社會實踐中政府責任承擔的現狀;
(3)分析當前政府購買中政府責任缺失的表現;
(4)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建議,完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促進政府責任的承擔。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探究在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購買現狀,了解政府責任承擔現狀及政府責任的缺失,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完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
三、研究結果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梳理總結發現,大部分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內涵、運作機制、發展現狀等方面的研究。
(2)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和策略研究。
(3)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個案研究。
(4)對發達國家和地區成功實施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經驗借鑒和推廣路徑研究。首先應該明確,政府責任是指政府在其行為過程中應盡的職責及因沒能履行相應的職責而承擔的后果。并針對現狀揭示政府責任缺失及重構建議。
(一)政府責任缺失
(1)購買效率低下,相關法律不健全。
(2)優秀供給方的選擇困難且數量有限。
(3)對購買結果評估能力有限,監管不力,理念滯后。
(二)政府責任重構
1.以公民需求為導向,以公共利益為核心價值觀,增大投入
堅持以公共利益為核心價值觀:政府責任的前提。政府必須要細致深入洞察百姓真正的需要。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引入市場機制,培養和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形成多元化供給主體以及競爭機制。政府應積極增加公共體育服務投入:①通過制度規定,形成資金的長期投入機制;②設立專項資金,以滿足特別需求;③根據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強弱,設定不同比例的配套資金。
2.積極培訓管理合同的一線官員,培育競爭市場的培育
政府基于節約購買成本,提高效率的前提,必須積極培訓熟練掌握合同管理的一線官員,而不是對合同一無所知,減少對于承包商的依賴。這些官員需要有以下技能:起草明確而可行的標準、管理信息、審計以及談判的能力。
積極培育競爭市場:政府責任的關鍵。競爭市場的培育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社會力量的培養。
(2)信息資源的共享。
(3)完善并堅決執行法律體系。
相關法律體系的建構和完善:政府責任的重中之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順利實施離不開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做保障。首先是完善已有的法律體系。其次,建構新的公共體育服務法律體系。當前亟需制定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市場化操作原則和實施步驟、市場準入條件、政府和企業雙方的權利義務、融資方式、合同制定、監管體制和制定等。要進行法律制度建設,關鍵是法制觀念和治理理念的創新,法制理念要從過去強調“管制”向維護市場平等權利轉變,從“允許”性規定向“禁止”性規定轉變,政府治理理念要從主要依靠行政規章和文件向依據法律授權轉變,從“權利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
四、結論與建議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是未來政府治理的系統戰略和可行性模式之一,是我國政府改革的主流方向,當今社會權力分散化,國家碎片化,社會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個性化。因此,需要更有效、靈活、包容性和適應性、速度更快的體制機制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通過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中政府責任的概念界定,總結梳理政府購買中政府責任的缺失,即購買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缺失重新構建政府責任,為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應承擔的責任提供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
[1]周建新,王凱.政府購買體育服務的困境與突破—基于供方與買方缺陷的視野[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5):49-50.
[2]馮欣欣.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模式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35(5).
[3]劉洵.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現狀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3).
[4]李震,陳元欣,劉倩.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研究—以武漢市政府購買游泳服務為個案[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7).
[5]朱毅然.發達國家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經驗及啟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29(4).
作者簡介:
張丹丹(1990—),女,漢,河南省濮陽市人,在讀研究生,沈陽體育學院,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
馮欣欣(1970—),女,遼寧北鎮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