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摘 要:新時期的高中教育工作,不能緊緊圍繞文化教育展開,更應該注重對高中學生社會參與素養的培養。對于我國當下高級中學而言,有效地利用班集體活動來深度挖掘培養高中學生的社會參與素養,培養他們自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其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達到我國當下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目標,以期適應新時期社會迅速發展的需要。本文將重點就班集體活動在培養高中生社會參與素養中的作用以及相關培養策略、注意事項進行探討。
關鍵詞:班集體活動;高中學生;社會參與素養
新時期對高中學生社會參與素養的培養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包括作為我國公民的國家意識、作為普通公民的公民意識、作為社會一分子的公德意識和作為獨立個體的心理健康意識。多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就是要以培育出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育目標。所謂全面發展,既包括學生文化素養的全面發展,也包括當今時代迫切需要的社會參與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1班集體活動在高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發展中的作用
當今時代,各行各業都愈發重視社會成員思想道德的品質,因此,思想品德的提高也作為了全面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次發展高峰(注:通常說的第一次發展高峰是嬰幼兒階段),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學生知識涉及面非常廣,思想相對于其他時期更加開放,同時在情緒上也能夠較好地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身處如今信息開放的時代,青少年學生自我意識強烈,他們不再輕易地接受傳統的宣傳教育,對權威也抱有懷疑態度,對世界的認知還非常不全面,也極其不穩定。這一階段的高中生興趣愛好非常廣泛,他們內心希望能夠在各種活動中展現自己,獲得他人的認可。因此,必須重視班集體活動在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發展中的作用。
首先,班集體活動可以促進高中學生自身道德認識的提高。高中時期的青少年學生對于外界事物的理解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比身邊發生的具體事例,辨別、感知其中的真善美,進而內化為自己對于世界的認知。其次,班集體活動對于高中生道德情操的陶冶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高中階段,經常組織的班集體活動可以多種多樣,包括班級集體旅游、幫助困難家庭以及紀念革命先烈等。通過這些班集體活動的開展,可以激發青少年學生對自然、社會、歷史的熱愛,對學生提高社會參與素養、陶冶道德情操也有很好的效果。最后,班集體活動也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養成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因此班集體活動的開展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班集體活動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道德習慣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幫助學生能夠擁有美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會獨立思考、培養責任意識以及提高動手能力的過程。
2班集體活動可以促進高中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養成
班集體活動可以多種多樣,對于高中階段的班集體活動,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班集體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承擔指引和源泉作用。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應該成為學生創新精神的培育基地,而良好的班風應該具有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以及團結一致的集體主義精神,而這也是現代社會參與素養包括的內容。俗話說,沒有活動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這說明活動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班集體是教育活動的平臺,通過班集體的活動,達到對班級全體學生的教育目的,而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也勢必會對學生創新能力起到啟發作用,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比如說學校應當經常組織科技創新活動,就是利用班集體智慧的結晶,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并且在與指導教師互動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這樣活動的開展,還可以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
在開展班集體活動時,活動的內容、形式都必須注意要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掘學生的自身優勢,激發出自身潛在的創新能力,在不同的活動中使全體學生素養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樣的活動也最能使學生表現出更多的創新精神。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班集體活動多采用比賽、探討、挑戰等形式,都可以較好地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在活動過程中充分展現出來的發散思維,也必將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起到推動作用。通過班集體活動,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將自身的能力盡可能多地表現出來,特別要注意鼓勵那些新的想法、新的辦法,并且要及時總結班集體活動中好的經驗,這樣活動不僅起到了教育意義,同時也能夠體現出活動的創新精神,達到通過班集體活動提高學生社會參與素養的作用。
3班集體活動在培養高中學生社會參與素養時應注意的事項
通過班集體活動來培養提高高中學生的社會參與素養,需根據高中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學校教學實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班集體活動中,同時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首先,要學生能夠自愿加入到班集體活動中來。通過一次次班集體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班集體,同時班集體的健康發展也離不開其中每個成員的參與和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能會因多種因素產生差異,但每個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機會和能力應該是無差別的,活動中要鼓勵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其次,要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班集體活動中來。班集體活動的內容、形式要盡量由班集體共同決定,使學生形成自己是班集體活動主人的存在感和實現感。最后,要學生能夠始終積極參與到班集體活動中來。班集體活動要經常開展,做到常態化活動和隨機活動結合開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教育和成長。
4結語
從前文可以看出,班集體活動在高中學生社會參與素養的培養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班集體活動的選擇要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特點,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活動要豐富多樣,并且注意活動形式的可操作性、趣味性、教育性,讓學生參與其中,從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責任感、幸福感、實現感,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素養,并在活動中將學生的這種素養提升到新境界。
參考文獻:
[1]黃龍.高中班主任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
[2]黃瑞.淺談班集體活動在培養學生現代社會素養中的作用.《時代教育》,2016(20).
[3]邵燕,于敏.淺析班主任如何培養班級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