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琴
摘要: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一直都被黨和國家密切關注和重視,本文將從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出發,對其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進行探討,提出現有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創新建議,以促進新的體質測評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學生體質;評價方法;評價標準
學生體質健康一直是所有人關心的問題,近年來,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問題,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體能素質和心肺功能大幅下降、近視眼、脊髓方面的患病率也大幅增高,及時通過進行健康評價,能很好的發現學生的身體方面的不足,然后采取相關的措施予以補救改善,能很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本文將沖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的重要意義出發,對現有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建議。[1]
一、進行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的重要性
青少年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他們的健康狀況一直備受關注,正所謂“體質不強,何談棟梁”,學生的體質健康直接關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一生幸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僅僅是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的基礎條件,而且強健的體魄直接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和未來的競爭力。及時開展健康評價能很好的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一方面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保證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堅韌的靈魂、健康的三觀;另一方面能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打造對應的鍛煉方案,以促進學生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鍛煉。除此,我國的健康測評能更直接影響學生的且關系密切的身體成分、心血管系統的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柔韌性的改善、發展與提高。
二、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及方法
由于觀點、習慣以及對健康理解的不同,各個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日本,日本一般會把體質稱之為體力,包含了行動體力和防御體力兩部分,他們的健康體質測試一般包含了短跑、長跑(1500m)、跳遠、引體向上快走、仰臥起坐等;美國則著重對體格、機能能力、運動能力等方面設置一些跑、跳、投的項目,包含了50m短跑、往返跑、垂懸、投實心球等,我國的體制健康評價標準也是在不停的優化進步的。早在在1950年,毛澤東主席就提出了“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知識,1952年,教育部下發了《學校體育工作暫行規定》,正式把對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的標準和方法進行了相關要求,在2002年,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又聯合印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和要求。
上述《標準》針對小學、初中、高中、職中、大學等各種不同階段的學生狀態,設置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評價標準方面,也指定了相應的評定等級,根據對應的成績按分數評分,根據最后得分評定等級:86分以上為優秀,76分- 85分為良好,60分- 75分為及格,5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然后對每年的成績進行記錄存檔,以供我國進行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相關工作。除了統一規定的之外,部分地方還會根據地域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內容。
三、目前現有體質健康評價中的不足
對我國現有的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評中,有著很多的不足,通過多年的實際工作中的總結,我認為,有幾個方面有待改進:
1、缺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評價,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質健康不能僅僅的關注身體方面,心理素質也有很大關系,而且心理素質會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身心健康中“身”和“心”是密切關聯的,以此來看,目前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中缺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價,這顯然是有片面性的。
2、在我國的健康評價中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出勤、比賽結果等都計入進來,這是不合理的,體質健康評價應該主要是要反映學生體質健康,而是否遲到早退等與體質健康沒有任何關系,把與之相關的獎懲情況記入到評價分數中來,會導致評價結果失真,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
3、把相關評價結果與畢業、學位、三好、獎學金等掛鉤是不合理的,我國的評價標準中規定,如果學生相關等級未達到“良好”以上,則不能評三好,也不能獲獎學金;而且如果畢業時標準成績不合格,就無法獲取畢業證,這是不合理的,學生如果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當然是最好。如果確實體質無法達到,也不能全盤否認學生的其他優秀的地方。而且這樣屏蔽,由于關乎學生切身利益,弄虛作假也有發生。
4、可選項目方面,除了必選測評項目外,有設置可選項目,在這方面雖然有考慮到男生女生之間的差距進行了分別設置,但未能充分考慮到地域之間的經濟等因素會造成其發展部平衡,而且可選項目把反映不同部位機能的項目放一起,會造成評價及管理上的不合理。
四、進行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創新建議
1、進一步完善相關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把對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評價納入進來,引導學校在體質健康方面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多方面的綜合培養。當今社會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社會適應力、高情商等。
2、明確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目的,加強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實施學生體質健康評價目的的宣傳,進行體質健康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學生身心健康,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健康情況,以便指定和提供個體化的鍛煉方案。淡化測試結果與學生各種利益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自覺的進行鍛煉,而不是為了分數被動進行。
3、加強健康教育,讓體質健康教育能與學生體檢結果和學校體育教育內容相互結合起來,圍繞學生的身體健康開展各項活動,真正做到毛主席說的“健康第一”,把健康評價的目的落到實處。
4、在實踐工作中,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更好的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更主動的接受體質健康評價,而不是被動的去鍛煉,讓他們愛上鍛煉,真正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作用,從小養成鍛煉的習慣,真正發揮體質健康評價的作用。
5、要于實際鍛煉過程相結合,明確評價目標,尊重學生個體,根據學生個體不同,制定不同的評價方案和訓練方案,讓學生感受到進步,且評價內容上講究人文性,讓學生能在人文關注下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鍛煉。
五、結語
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絕大多數日間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體質健康狀況最終還是需要依賴學校的健康教育,學校通過學生體質健康評價體系,讓體質健康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科學健身的重要部分,真正起到增強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石龍,朱衛雄.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不足的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25(11):490-4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