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
摘 要:數學作為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質量。如何運用新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并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新時期數學教師必須研究的問題。文章主要從素質教育角度出發,探討數學教學新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數學教學;新方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76-01
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在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初中是對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基礎知識體系的重要階段。數學作為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科,在初中階段要求學生精準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教師能否運用新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
一、融入新的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培養
新課程改革要求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模式,而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教學主體。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和思考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知識體系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人格不斷完善的關鍵階段。數學作為貫穿學生學習階段的基礎學科,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更要通過數學相關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使之成為能夠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水平、綜合能力以及性格特長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數學思維的養成,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依靠分析和推斷,合理地解決問題。但是傳統的數學課堂氣氛相對沉悶,教學模式也相對單調,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也不容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良,創設新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對學生能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學會思考問題,并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數學思維,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升。
二、素質教育下初中數學教育的教學方法
初中教育中每個學科的設置,都有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數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養成。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能夠在傳授數學知識、完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將數學思維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活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第二,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并合理地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數學的能力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和相關的理性思維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應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改善教學方法。第一,知識形成過程的深刻講解。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更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常常忽略了向學生展示理論知識的具體來源,導致學生很難對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從實例出發,通過對抽象知識形成過程的仔細講解,幫助學生了解理論的來源,明白其具體的應用情境,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第二,加強建模訓練,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建模訓練,引導學生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四、數學的教育功能
數學與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關,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緊密相連。數學教育能使學生形成理性的思維方式,陶冶思想情操,培養科學創新精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數學學科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其還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而且對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情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進取的精神也有積極的作用。
五、結束語
素質教育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學科,學生只有充分掌握數學知識,才能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成為新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方法,通過對數學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肖新燕.內隱學習對我國數學教學的啟示[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2]李茂福.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承德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1).
[3]朱曉艷,郝延勝.初中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6(05).
[4]楊銘輝,牛翠英.素質教育下的初中數學教學[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