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英劉晉
(1.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518172;2.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518029)
承上啟下的體育單元教學計劃
王獻英1劉晉2
(1.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教師進修學校,518172;2.廣東省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518029)
單元教學計劃的設計與制訂對整個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無論是小學階段的主題單元,還是初中階段的項目單元或高中的模塊單元,都是由若干技術環節組成,因為學習任何一個運動項目的技術過程,都要有學習、掌握、改進、鞏固、提高、運用的過程,通過一節課是很難完成整個過程。只有按照單元計劃系統地、有計劃地開展本單元各課時的教學活動,才能完整地去構建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只有制訂了單元計劃,在制訂課時計劃時才會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清楚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的關系,就不會出現把單元學習目標當成一節課的學習目標的現象。
為了提高體育教師的“計劃意識”,很多地方在體育教學比賽時,要求參加比賽的教師提供教學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安全提示、單元計劃、課時計劃,并要明確比賽課是單元計劃中的第幾次課。
學校和體育教師制訂體育單元教學計劃要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結合與之配套的實施方案和實施計劃的要求,制訂小學、初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段教學計劃(水平教學計劃)、年或模塊教學計劃、學期教學進度、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學校和體育教師制訂教學計劃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有助于促進學生達成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設置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開展學習評價等。
《課程標準》是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而制訂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與學的標準,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管理和督導評估的綱領性文件,代表著國家意志。在實施過程中,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建立相應的課程實施組織,制訂《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實施計劃》,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保障條件;體育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實施方案》和《實施計劃》的相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本校的教學計劃,完整的教學計劃包括:水平教學計劃、年或模塊教學計劃、學期教學進度、單元教學計劃以及課時教學計劃。
水平計劃是義務教育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進行系統思考和安排的計劃性文件。水平教學計劃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制訂本校學生通過小學、初中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應達到的具體學習目標;具體安排學習內容、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評價等;明確規定本校教學進度、單元計劃具體安排。
單元教學計劃是學期教學進度和課時計劃之間的橋梁,承上啟下,是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核心部分”。學校和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校的實際,根據年學期教學進度有針對性地制訂所開設的具體單元教學計劃。
課時教學計劃是對單元教學計劃的進一步細化,是以一個課時為單位做出的設計和安排,是對一節課的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評價等教與學活動的預設。課時教學計劃要根據單元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訂,主要包括學習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學與教的方法)、運動負荷(運動密度、練習密度、運動強度)、安全防范措施和教學反思等基本要素。
制訂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的性質、作用和難易程度以及不同教學方法的特點等,并留有一定的調整空間。在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達成學習目標的狀況等,靈活調整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為了讓一線的體育教師對制訂教學計劃過程有一個較完整的了解,筆者提供了水平教學計劃、全年體育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單元計劃表格供大家參考。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各項教材的授課時數,較難的教材可以多分配課時,隊列和發展體能練習不分配課時(隨堂進行10分鐘體能練習),每學期安排3~4項考核項目,水平一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參見下頁表1。
全年體育教學計劃,也稱學年體育教學計劃,是對一個學年度體育教學工作的計劃和安排,它是水平計劃在各個學年的具體化(見下頁表2)。
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也稱教學進度。它是根據全年工作教學計劃的內容和各類教材的授課時數,將各項具體教材合理搭配,并逐周逐課較均衡地安排在兩個學期。它集中反映了每個學期工作的整體進程,是教師備課、編寫教案的內容依據,也是體育教學必不可缺的文件之一。
這個教學工作計劃采用的是符號式教學進度表。先安排重點教材,再安排一般教材(低年級通常為兩項教材)。編排教學進度時,要考慮季節特點,還應該考慮場地器材的使用情況,以及同時在操場上課的班級的多少,以免發生沖突。
在安排教學進度時,應注意現行課程標準對每節課應安排10min左右體能練習的要求,導致體育課的基本部分只有15~20min左右的練習時間,教師在安排每一節課的教材時,應注意該變化(見下頁表3)。
學習目標是對于每一名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預期要達到的效果,學習目標的表述形式應與教學目標有所不同,以單手肩上投籃為例介紹如下(見下頁表4):
表4的三條目標是以“認知、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的形式進行的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對于自己教與學過程的一種目標表述;學習目標是教師通過學情分析,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在上完一節課后學生能夠達成目標的表述,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式。
從下頁表5中可以看出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的不同點,避免課時目標單元化,制訂課時目標要以單元目標為依據,分解單元目標到不同的課時目標中。
要重視單元目標,設計單元目標要考慮目標與內容的有效銜接,如在側手翻教學中,如果沒有支撐、倒立的教材做鋪墊,要正確完成側手翻教學很困難(見下頁表5)。
在設計單元教學計劃的時候,要把教材合理劃分成課時計劃,這樣就有了具體的學習目標,有了具體學習目標表,體育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編寫教案。
在設計小學水平一跳繩單元教學計劃時,讓學生學會單人跳繩和雙人跳繩,學會正確的跳繩方法,并可以在課外活動中進行鍛煉(見下頁表6)。
單元是指體育課程教學中相對完整的劃分單位,它反映著體育課程編制者或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及其教材體系結構的理解,一個單元的學習目標往往需要由連續的幾個課時來完成;以及在此基礎上對這種結構按照教育科學的要求,所作的分解和邏輯安排。單元體育學習目標就是依據年級體育學習目標和學期學習目標來制訂,對體育教師制訂課時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課時體育學習目標一般由教師依據學期學習目標和單元體育學習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制訂??梢哉f,課時學習目標是實現其學習目標的實踐環節,是一系列學習目標得以逐層落實的基礎,最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實踐性。
水平目標、學年目標、學期教學進度、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建構了體育學習目標體系的縱向系列。從目標體系上看,宏觀目標為微觀目標的確立提供依據,微觀目標是對宏觀目標內容的細目化和具體化,為宏觀目標的實現提供前提,它們相互呼應、彼此銜接,在體育學習活動中引導著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

表1 水平一(一、二年級)體育教學計劃(示例)

表2 一年級全年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示例)

表3 一年級第一學期體育與健康課教學進度計劃

表4 單元教學目標表述方式與學習目標表述方式的不同

表5 側手翻教學技能學習單元目標

表6 小學一年級跳短繩單元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