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項目化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技能,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其推廣是大勢所趨。但是其在人文社科類課程中推行卻困難重重。《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教學過程中的項目化探索很有必要。
關鍵詞 職業教育 課程教學 項目化 刑事法律原理 實務
作者簡介:劉剛,云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387
我國的高職專業分為19個大類。其中,“公安與司法大類”包括7個“專業類”(專業群),具體包括42個專業。①《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課程是“公安與司法大類”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一、既往的項目化教學探索
項目化教學是教師將課程內容整合成若干個具有一定操作性的項目,學生完成一個個項目(工作任務),并在項目(任務)的操作、完成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2015年春季學期,筆者任刑事司法系2014級2分隊的《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課程,每周抽出一至二節課,用于學生實訓——撰寫司法文書。學生將課本上的案例分析作業題以司法文書的形式完成,交給老師帶回去批閱。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法條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開始,學生要用兩節課才能寫出一篇司法文書,經過五周以上的訓練,學生大都可以在一節課內寫好一篇文書。2016年秋季學期,筆者任2016級司法技術系6分隊的《法理基礎與憲法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化寫作訓練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夠較為直觀地感受到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提高了學習興趣;以多媒體信息為基礎,促使學生演練了大量的法學時評寫作;使學生開拓了眼界,鍛煉了思維,培養了良好的思辯習慣。筆者兩次嘗試的心得,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二、《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課程項目化教學的難點
對于工程類職業院校,可以把學校建在開發區里,把學科建在產業鏈上,開展項目化教學易如反掌。但是,在政法類高職院校中,《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往往是作為考試課、必修課開設的,開展項目化教學,困難多多。
(一)實施難題之一——教材內容的取舍
該課程大多采用全國司法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曲伶俐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三版。教材有17章,56節,619000字。作為一本教科書,要顧及體系的完整,對知識點不能有遺漏,力求面面俱到。而推行項目化教學,則不能平鋪直敘,要有所取舍,突出訓練的重點。在教師的講稿、PPT中,對知識點要進行分類區別對待:
1.不講。例如,“刑法的特征”為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中的第三個問題。可以安排學生課下自學。老師在課堂上不再講解。例如,“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為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中的第三個問題,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學,結合以前的《法理基礎與憲法學》課程知識觸類旁通。例如,“認識錯誤”為第一編第二章第六節中的第六個問題。例如,“戰時緩刑”為第一編第八章第一節中的第六個問題下的一個知識點。
2.略講。例如,“刑法的基本原則”為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應當略講。例如,“犯罪行為三個基本特征”為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中的第二個問題。例如,“犯罪客體”為第一編第二章第三節。例如,“單位犯罪”為第一編第二章第五節中的第三個問題。例如,“犯罪預備形態”為第一編第四章第二節。例如,“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為第一編第五章第一節中的第三個問題。例如,“罪數形態”為第一編第六章。例如,“管制”為第一編第七章第一節中的第二個問題。
3.詳講。例如,“我國刑法的屬地管轄權”為第一編第一章第三節中的第二個大問題下的第二個小問題。例如,“教唆犯”為第一編第五章第二節中的第五個問題。例如,“數罪并罰”為第一編第八章第一節中的第五個問題。例如,“交通肇事罪”為第一編第九章第一節中的第三個問題。例如,“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為第一編第九章第一節中的第六個問題。例如,“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為第一編第九章第二節中的第九個問題。
(二)實施難題之二——打通實體法、程序法
在該課程的項目化教學中,首先必須打破“先講授實體法,后講授程序法”的老套,將一部分程序法知識(刑訴法知識)提前做交代,在學生撰寫司法文書時提示學生。不拘泥于教科書章節,在教學PPT中,打通實體法、程序法,實屬項目化教學實施的前提。
(三)實施難題之三——案例的選擇
教材中,幾乎每一節均有“導入案例”。每一章后均有“示范案例”。每一章后還列有“習作案例”。“導入案例”和“示范案例”均有參考答案,學生只要理解、記憶,不用思考,所以不宜作為項目進行操作。
作為每一周課時結束時的項目(任務),以“習作案例”為基礎撰寫相應的司法文書較為適宜。教師批閱后,在每一教學班抽取二至三份最好的文書,在下一次課開講時,由老師進行宣讀并講解。這樣,既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又有利于教材后的難題的解惑。每名學生不論學習基礎如何,只要有求知欲、進取心,就可獲得知識的增加、技能的進步,教師要調動學生參與,避免應付、敷衍的現象。
(四)實施難題之四——格式的展示
教師應當事先把司法文書的格式做成ppt,或者word文檔,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運用法律理論、法律條文分析案例”的上面,放在“定性”的上面,放在“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罪重與罪輕、重罰與輕罰”的上面。
(五)實施難題之五——批改的工作量
剛開始實施項目化教學時,教師講解的時間少了,學生可能會誤會——認為老師講課偷懶,壓縮講課時間。其實,實行項目化教學后,教師課外批閱司法文書(作業)的工作量很大,每一次閱讀、評分、記分的時間大約要用1至2小時。教師一方面必須認真對待批閱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向學生解釋清楚,避免學生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