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摘 要】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全國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為了推進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加強和改進我校初中體育學科的教育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給學生如何正確地學習體育是關鍵。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方法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18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階段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上,現在擁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才是社會所需要的。然而目前不少學校的體育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不少的體育教師還是會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認為自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完美了,可是為什么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不盡人意?并且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教材中的要點,分析了教學中會遇到的難點,怎么在教學過程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就需要去分析、去重新看待這個問題,仔細想想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一、理解課程教學的基本概念
(一)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我們教師只有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才能使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讓他們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識,從而培養起學生基本的身心協調,讓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
興趣是一個人能否長久地做一件事的關鍵,在課程教學中亦是如此,因此,教師要學會如何引導學生產生運動的樂趣,提高學生體育與運動的學習動機,而且教師還需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的教育,教育學生要擁有一顆熱愛體育的心,有一句老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充分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如果身體素質很差,那么這個人的一切活動都充斥著無趣與乏力。
(三)以學生為中心,推動學生健康學習
體育學習其實就是健康學習,體育課程高度重視學生的健康發展,在充分發揮教師教學過程主導地位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科學地掌握體育的學習方法。
二、理解課堂教學的要求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由于許多學生的體質和學習階段的不相同,教師需要針對特定的情況采取與教學特點相符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而且這個時候應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應該提倡并且鼓勵學生往自己的興趣方向發展,讓學生逐漸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終生體育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學生的體質不斷增強。
2.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方案。不同類型的學生往往擁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與身體條件。除此之外,他們往往也擁有不同的心理素質,在針對這些差異性較大的情況時,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同時針對他們不同的心理而區別對待,根據學生不同的特質選擇最符合學生的方法來進行指導教學,這樣才能夠更加迅速地讓學生培養積極的體育學習心態。
那么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首先學生存在動作敏捷、精力充沛、好勝心強等特點,在日常的學習之中,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醒學生注意運動時候的動作細節和技術要領,同時也應該增加適當的訓練難度,給學生適當地增大負擔,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對新的、較難的動作、技術的要求。
而當教師面對多血質的這類學生時,要注意這類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并且思維敏捷,糾錯能力和改正能力較強,這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喜歡追求刺激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提出適合他們的標準,并且盡可能地增加新鮮感,促進學生進行多多地進行自我評價,并且讓學生對每一階段的自己進行回顧與比較,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較差。做得好的方面需要繼承,做得差的方面需要及時的改進。
那些比較細致但是表達不夠靈活、反應比較慢、性格孤僻的學生,他們對體育往往表現出一種抑郁和厭惡的心態,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該多多讓其參加集體活動和團隊比賽,只有讓他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才能為其樹立起自信,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之后的喜悅,這才是正確的心態。
三、正確指導學生學會主動觀察和學習
其實,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去掌握一門技術,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學習的過程,因為只有學生自己親身實踐、親身去觀察,才能盡可能多的接收到教師所要傳達的信息,才能夠具備學會的能力。在教師下達命令之后,學生們都開始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彌補對方的缺點,畢竟一個班級有很多人,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是不可能照顧到所有學生,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去學習。例如在練習做廣播體操的時候,有的學生學得非常快,動作、姿勢都很到位,但是有些學生就顯得比其他人慢半拍,顯然,這些學生必須通過不斷地模仿,模仿那些姿勢優雅、動作正確的學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目標。還要注意,學法指導是以學生為出發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應作為參考因素,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出明確的指示,并且要指示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接受信息。主動學習才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前提,只有學生想學、主動學,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
四、加強平時的練習
體育課的特點決定了在上課的時候需要多進行練習,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練習才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掌握有效的練習方法,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練習、與他人一起練習、小組互動等形式來進行訓練。教師還需要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點有所改進,從而達到不斷優化各項技術動作、掌握要領,這樣才能扎實地完成學習目標并且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五、結束語
為了實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而開展體育課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深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學生應當具有一定的體育知識和身體素質
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巨大的責任,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對于學生的指導方法,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必須面向所有學生,要知道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深刻理解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多多思考并且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同時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多練習,要讓學生找出自身的缺點,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