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良
摘要: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國對于初中的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成為了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斷探索的問題。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一系列優化策略改善不足,從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在化學學科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升策略
一、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
1、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單一。大多數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模式單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課堂45分鐘中,教師在講述知識點,學生將教師所講述的內容記在筆記上,而學生對化學沒有學習興趣,就很容易導致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對于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大多敷衍了事,導致學生遲遲接觸不到現代化的,靈活的教學方式,從而落后于時代。
2、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學思想觀念陳舊,對學生的培養都是建立在成績的基礎之上。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中,一直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僅僅將學生考核的分數作為評判學生是否學有所成的標準,從而導致學生將考試視為學習的中心。
3、初中化學課堂忽視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在化學學習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初中化學學習的核心理念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發散性思維的養成。無論是素養、知識、技能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提升,從而養成正確的學習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但是現在很多教師過于強調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強化,從而忽視了學生化學思維養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于化學的理解和學習日益僵化。
4、教師缺乏對教學方案的研讀、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是要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推動課堂教學有質量的進行。但是現在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對于教學的方案安排和進度要求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茫無目的的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想起什么便對學生講述什么,僅靠經驗教學,導致學生對于化學課堂上所講述的知識點無法整體上的掌握,過于零碎化。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
1、利用多種教學途徑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想要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的是探索各種教學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發現,從而主動接受化學知識。教師應該改變傳統呆板式的教學,創設有趣的且富有啟迪性的化學情景,以一個問題來誘導學生,將學生引入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提升對化學的理解能力。其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在化學學科的能力以及對學生的需求理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問題不僅要體現其蘊含的化學內涵,也要充分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能力。教師要給予學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間,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共同討論,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對于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被調動起來。并且,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時機,最好是在知識點的銜接處,不僅包含這一知識點,并且可以順利過渡到下一知識點,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將知識點完整的串聯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趣味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一些有趣的,競技性的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并且可以采取搶答有獎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由此不僅可以提升化學課堂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教師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化學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必要條件,而初中生年紀較小,思考問題比較片面,學習態度容易被主觀因素所影響,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在面對什么課程都能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的各個知識點的內涵,在此之上,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潛能去探究問題,尋找答案,并能舉一反三,根據常規知識拓展思路,探求正確結論。其次,復習同樣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階段,學生應該在這個階段中鞏固知識,拓展思維,并充分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查缺補漏。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身學習特點,教師應該合理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制作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學生要充分了解自己對于化學的掌握程度,并認真總結,對于基本概念的掌握或者是對于化學物質的性質的理解從而制定化學復習計劃,使自身在學習化學總所存在的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3、教師豐富化學課堂教學新手段。很多教師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學方式單一,以至于課堂質量遲遲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究教學新手段,進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領域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斷深化,尤其多媒體技術在近些年被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特點,能夠將抽象的理論具象的展示在學生眼前,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化學的世界。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應該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備課,將音樂,視頻和化學相融合,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學習,將聽和看進行有機結合,使得學生多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但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應該注意不要過分的依賴技術,要明確多媒體只是教師在進行授課的輔助手段,教師才是進行講解知識的核心。其次,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掌握程度,必不可少的就是實驗,教師應該對于每一次的化學實驗都要進行精心準備,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最后一點就是教師應該將化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化學作為一門社會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將化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的實際掌握能力。
4、教師開展實時檢測教學形式。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于教師抓住在化學課堂進行教學的著手點。課堂小測應該遵循針對性、量力性和典型性原則。教師在進行課堂小測時應該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差異來布置習題,既能做到讓優秀的學生不覺得太簡單,也能讓其他學生覺得不太難。測試的內容要適量,難度要適宜,在學生的接受范圍內。所布置的習題要具有代表性,針對所學知識的重難點。
綜上所述,化學是一門科學教育學科,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究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從而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化學學習乃至綜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志遠.分析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6):28-30.
[2] 胡路漫.初中化學課堂中問題監控教學策略探究--以“原子和離子”教學@#...[J].化學教與學,2015,(06):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