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林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我們理應下工夫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有無從下手之感。為什么?我認為這種情況是正常并會長期存在,它是由寫作的性質決定的:寫作是極其綜合的版塊。作為老師,利用有限的資源時間有效進行作文教學是我們眼前的一大考驗。
【關鍵詞】初中作文 作文教學 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31
作文教學是語言教學的一大版塊,因此,不少初中生在初中學習中始終無法擺脫作文拉低語文整體得分的噩夢。無從下筆、審題失誤和字數不足等,每一個問題都能拖垮他們本就平平的語文成績。作文需要長期努力才能有質的改變。一直努力卻老看不到希望,對于心境幼稚的初中生來說,真的是很難做到咬牙堅持。這也是許多學生有意愿提升作文水平卻始終橫不下心訓練的原因。作為奮斗在一線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幫助這些學生們擺脫困境使我們的愿望,也是我們的義務。下面我就淺談一下如何開展初中作文教育。
一、培養興趣
“言由心生,字為達情,”這是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教給學生們的寫作的基本要求。作文過程中,大量空話套話,即使短期有效,但終究無法長久,對學生寫作提升沒有任何根本性幫助。當學生有興趣寫,愿意寫時,作為老師,我們加以引導能把學生寫作的目標由應試得分替換成記錄他們的生活思想,由外力迫使寫作轉變成自發寫作。當學生們的寫作目標改變后,在處理學習寫作中遇到挫折時會有更加積極的態度,也更加有自發性。那么如何培養興趣?
首先,作為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表現出對寫作能力強的一些人物的仰慕,表達自己也想有這樣的能力,分享一些中學生能理解但略高于他們寫作能力的小短篇,公開展現對班上好的寫作作品。這樣,我們所負責的班級的學生會很清楚地意識到,擁有好的寫作能力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因為連他們自己敬仰的老師也一直追求好的寫作能力。他們會想要關注寫作。這也是仍舊屬于利誘階段,我們讓他們知道寫作可以帶來老師的喜愛和同學的仰慕。當他們沉浸在寫作中之后,自然能體會到樂趣,最開始的那種功利,自然就淡了。
然后,我們可以適當布置一些比較發散的題目,讓學生們做練筆。我們一定要選擇發散大并難度較小的題目,比如:我最喜歡的XXX,一件XXX的事,這樣的半命題作文,盡量照顧到所有學生,讓大家都能寫出個一二三來。續寫故事,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在評判學生作品時,盡量找到優點,如:新穎、立意好、語言簡練、表達得體等,盡量在作文上做適當批注,并且找機會當眾表揚。同時,我們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寫作方面的困惑,學生可以在寫作課上提,也可以私下詢問;也鼓勵學生們給老師分享自己寫的小片段,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我們要重點關注正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生,不斷給他們鼓勵,增強其信心。
二、注重積累
心中千萬言,落不成字,自然是成不了文。許多初中生不知道怎么寫,很多時候我們總歸因于練習少,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個人不贊同這種說法。如果看得少,沒體悟,一練習就是之前的寫作思路、寫作方式和用詞方式,那么這樣練習再多有什么用?不過是一直重復重復,做了太多無用工作。
讓學生們多看些適合的作品,在作文課上讓學生們做適量朗讀,多和學生交流一下閱讀材料的優點,不足。在寫作課上,劃分時間讓學生們互相討論自己最近看過的東西。這樣既避免硬性檢查給學生們帶來的不適,也能有效檢測學生們的閱讀情況,同時培養學生們的復述能力和品鑒能力。我個人不愿意強調背誦優秀選段。學生為了背而背,肯定是缺乏思考的。看得多,交流得多,學生的思路就打開了,也就能寫了。
首先,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
其次,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刮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
最后,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
三、教授技巧
能寫和能寫好是兩回事,造成這種差距的主因之一是技巧。干凈利落的表達,巧妙的用詞都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首先,是基礎知識的傳授;其次,先講解,再判斷區分;最后,是運用訓練。區分:通過做大量判斷題來鞏固。這種方式不會給學生帶來太大的訓練量,有極有成效。運用訓練:修辭手法,可以通過造句做練習,注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修辭手法,強調其目的是為了表意,而不是炫技;段落結構,可以通過連句成段來做練習,讓學生學會銜接句子,適當調整單個句子用詞,使得整段文字表意更加流暢。連段成篇,讓學生自己在段落間加承接句,過渡段,讓學生多體會這些緩沖和連接的作用。訓練題型盡量為填空補充,既控制住學生的作業強度,又方便教師進行評閱講解。
四、優化提升
一個作文好,究竟好在哪里?老師的點評可能不是那么接地氣,那么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評價,自發修改琢磨。
(一)相互閱讀作品,評價優缺點
每個學生的審美水品是不一樣的,對同樣事物的感知也是不一樣的。通過互評環節,學生可以知道別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同班同一個老師教出來其他同學作品如何;自己的作品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最重要的是,知道眾口難調,A眼中的缺點可能是B口里的優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心態對待評價。
(二)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反復修改,有利于學生把握語言。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對學生也是極大的激勵。
作文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版塊,考驗著我們作為老師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不管怎么說,只有教師自己多摸索,多實踐,整理出適合自己操作的方法,我們才能很好的實現自我的價值。文章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寫作可以帶來感動是一方面,寫作對于我們還有更重要的意義,想要展示自我時,最有說服力的手段莫過于寫作。因此,不僅作家需寫作,從事其他行業的也同樣需要寫作,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提升自己的說服能力。這樣看來,如果寫作教學僅著眼于應試得分,未免目光短淺。作為教師,我們肯定是要有更長遠的目光,為我們最親愛的學生們做更長遠的打算。因此,一切為了學生,我們寧可在教學中辛苦一點,也一定要為他們打好基礎,樹立正確的觀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