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月
【摘 要】學習習慣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小學語文是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此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終生受益。這個階段的學習習慣主要包括意識形態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和具體行為如預習復習、積累的兩方面。
【關鍵詞】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 啟蒙階段 終生受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78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逐漸脫離懵懂幼稚,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展,養成自己的自動化學習方式。同時,語文學習是一個前后相連、系統的學習過程。小學階段養成的學習習慣,將會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產生重要影響。
二十世紀,由于生產能力和經濟文化水平低下,學習只單純一味強調學習成績,并未意識到學習習慣的培養,因而,造成學生學習能力低下、缺乏創造力等嚴重的現實問題。這一狀況越演越烈,素質教育應運而生。素質教育要求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從而獲得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質結構。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自然屬于素質教育的內容。作為老師,為積極踐行素質教育,培養優質人才,我們有責任引導學生自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學習習慣主要包括意思形態和具體行為兩方面。意識形態方面主要有終生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思維模式。具體行為方面主要有預習復習、日常積累等。
“終生學習”的學習態度是學習習慣中最為核心的一點。終生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指個體的學習活動是一生中連續不斷的過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永懷學習之心,你將滿懷期待,致力于探求奧秘,解答迷惑,上下求索。現下,社會急劇發展,社會更迭頻繁,終生雇傭制不復存在,就業難題屢增不減,競爭壓力呈上升趨勢。養成“終生學習”的良好有利于查漏補缺、完善自我,提升自身實力和提高自我競爭力。語文是關系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蘊的人文學科,其內涵之豐富,內容之廣大,令人嘆為觀止。處于小學語文階段,要深刻理解到語文學習是一生的事,要時時學語文、處處學語文。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以老師為主體,注重老師的教學和傳授。這種典型教學模式十分依賴老師,受老師教學風格、教學能力影響嚴重。如果老師教學能力欠缺,且個人性格嚴肅不活潑,教學風格循規蹈矩略帶沉悶,課堂氛圍會受很大影響,學習效率相對低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一味簡單地聽老師講授知識,就像一個學習復讀機,大腦只會固定接受老師傳來的信號,并立馬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過濾信息和思考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要求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自我為主體,老師為客體,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起主要核心作用。自主學習旨在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小學階段,語文學習雖然較為簡單,但是需要積極思考、自我探索、發揮自我在學習方面的主觀能動性。遇到難題時,老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我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課堂上,老師要極力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課堂不是老師的單人才藝展示舞臺,相反是自我的知識發掘舞臺,自我成長舞臺,要積極主動參與,發揮主導作用。
信息社會,聯系四通八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合作共贏成為現代社會主要生存之道。“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實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時,帶來共贏。小學是一個人性格和思維培養的黃金時期,我們應抓住這個黃金時期。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創造小組合作的機會,倡導孩子憑借自身實力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組織好協調能力。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合作共贏”是競爭最終模式,在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實現雙方能力飛速發展和理想實現。此外,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
學習習慣的思維意識方面主要是意識形態的培養,抽象性明顯,難度也是顯而易見,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戰。我們應發揮老師在學生學習方面的積極引導作用,循序善導,慢慢培養和滲透,切勿急于求成,變為思維的強行灌輸。具體行為,顧名思義具體可觀,操作性和可視性明顯。作為老師,不僅需要發揮引導作用,還應采取一定的硬性措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是學習最基本的模式,從遠古時代流傳至今。“預習”是學生對要講的課事先進行自學準備,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小學語文“預習”并不是簡單的認認字詞,讀讀課文就簡單完事。系統的預習應該還包括在了解梗概的前提下,尋找方法深入思考文章的構成和作者創作意圖等。思考途中遇見難題做好相應標注,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分析,解答迷惑。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曾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時常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嗎”?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學習模式,預習占四成,復習占五成。復習要掌握方法,零星時間復習散碎的知識點,譬如字詞,較長的時間段來梳理和復習系統知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習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積累是持之以恒的,積累到一定量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質變。積累要善于運用零星時間,同時需要掌握必要的方法技巧,方可事半功倍。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具有周期性。遺忘是大腦正常的機能。我們需要明確反復記憶是最好的老師,字詞需要反復記憶,知識點同樣也是。反復的次數越多,遺忘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常言道“出名要趁早”,我認為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更應趁早。小學作為承接幼兒園興趣學習和啟示中學深入學習的重要過渡階段,需要正確意思發揮其重要作用。語文學習也是如此,作為老師,我們應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從思維意思方面和具體行為方面雙雙著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