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英
摘要:隨著近年來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開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語文閱讀教學的情境創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也將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研究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情境創設的藝術性進行分析,期望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穩定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
情境創設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其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的內容不同,從而通過對教學情境的模擬,以此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完善,并為學生創造出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學語文閱讀作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課程,通過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科學應用,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現狀分析
通過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開展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其依然存在以下幾點問題有待解決。
1、教師對情境創設的認識存在誤區。部分教師雖然充分意識到了情境創設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開展所產生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卻由于其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從而對情境創設教學的價值產生了影響[1]。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通過對學生的引導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但部分教師卻由于前期的鋪墊過多,導致教學的主體無法得到有效的明確,教學目標出現了偏離,無法發揮出情境創設的藝術性特點。
2、缺乏情境與教學的藝術性連接。部分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忽視了情境創設的主要目的和操作方式,使其只是一味的將情境應用于課堂當中,造成情境與教學的藝術性連接出現了缺失,而其所創設的情境也缺乏一定的活力,無法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吸引,同時也無法發揮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目的。比如部分教師在講解《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其本意是想將學會生引入到村莊的故事當中,但是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于情境的有效過渡,十分牽強的將家鄉與文章聯系到了一起,情境創設的目的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并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3、教師忽視了情景教學的教學目的。部分教師缺乏對情境創設教學方式以及理念的有效學習,使其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僅將情景教學作為了一種情景營造方式,過分的追求情景教學的藝術性,而忽視了開展情境創設的教學目的[2]。比如部分教師在講解《翠鳥》一文時,通過對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翠鳥的基本特點,這雖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求知欲望,但卻忽視了真正的教學目的,教師僅需要針對翠鳥進行簡單的介紹即可,最終導致教學目標出現了偏離,教學目的無法得以有效的實現。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的藝術性打造途徑
情境創設作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通過對情境與教學的藝術性打造,不僅可以發揮出情境創設教育的核心價值,同時也將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確保情境設計的生活化。在開展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不同,選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內容進行教學,由其應當確保情境設計的生活化,根據生活當中的實際案例對情境進行合理的設計。不同于成年人,由于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其在進行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中通常都會面對較多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無法理解將對教學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若教師可以通過對此類社會問題的生活化情境設計,將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比如針對語文閱讀中的敘事類文章,通常要求學生發揮出自身的感性思維對任務思想等進行理解和評價,此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的人物情節,為學生創立出更具生活化的場景,或列舉一些學生常見的人物以及實例等,發揮出對學生的積極引導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作為案例向學生講解,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社會生活。
2、積極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同時也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出課堂活動的積極作用。教學經驗表明,課堂活動作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其也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教學的目標等實際情況,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和優化,比如采取分角色朗讀或者扮演的方式,渲染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度,同時也將提高學生對文章閱讀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針對課堂活動的組織也應當根據學生的興趣不同,確保課堂活動的多元化,做好對活動的策劃工作,發揮出課堂活動的積極作用,并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3]。
3、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的主要目的,相比于傳統的書本知識教學,學生對于文字以外的知識和內容更加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外培養的方式,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將對其理解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的多媒體基礎,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核心思想,向學生展示有關文章內容的相關音樂、視頻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在對影視作品的觀看和理解下,也將更好的實現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終保障了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對學習效果的提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對學生的積極引導作用,確保情境設計的生活化,并開展更具多元化的課堂活動,同時加強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以此來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的藝術性,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史秀蘭.創設情境教“活”語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1(08):32-33.
[2] 王學紅.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與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略述[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1):110.
[3] 李守才,馬圣義.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05):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