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晶
摘 要: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知識、事物、方法,并理解其中隱藏的基本規律。教師還要通過多種教學渠道,對學生進行審美情感的培養、思想情感的培養和道德情感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情感培養;藝術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1;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16-01
音樂教育可以是有效的情感教育,它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音樂家冼星海曾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焙玫囊魳纷髌房梢愿灿谌说那楦?,引起學生的共鳴、想象,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浸潤學生的心靈,可以使學生領悟到某種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質的價值,從而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一、審美情感的培養
學生只有感受到音樂的美好,才會被音樂所感染,從而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教學不僅為了學生知識的習得,還為了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欣賞《苗嶺的早晨》一課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仔細聽辨出口笛的音色明亮、節奏舒展的第一主題,輕柔悠揚的旋律,讓人們想到了苗嶺美麗的景色。學生們有的說:“苗嶺早晨除了鳥兒在歌唱之外,四周十分寂靜?!边€有的說:“口笛的聲音很高,好像苗嶺的山,層巒疊嶂,慢速給人安靜的感覺,情緒優美……”這時,教師要進行及時鼓勵:“同學們準確聽出了口笛在高音區慢速表現的音樂,太棒了?!本o接著提問:“速度有什么變化?”讓學生自主感受、發現速度上的不同與音色的變化,學生們會聽出速度明顯轉為快速、主奏樂器也有了變化。有的學生說:“慢速的旋律好像大家都沒起床呢,快速是都醒了,開始了新的忙碌的一天?!睙o形中,學生們對作品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教師追問:“這個快的旋律出現幾次?”學生們在聆聽時,就會注意到出現的次數,發現旋律在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方面的變化。音樂中最打動人心和最具感染力的主題旋律部分,要讓學生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學生就會自主地產生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而不是拼湊音樂的各種構成元素。要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獨特的藝術魅力,重視藝術實踐,這也是音樂教育區別其他學科教育的標準。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要素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二、思想情感的培養
思想情感是客觀存在反應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一種情感,它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其中通過音樂來表達、述說自己的思想,是人抒發情感的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在音樂課中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先期條件,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欣賞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時,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聽來辨識音樂中彼得與狼的不同音樂形象,感受管弦樂隊獨特的音色和表現力塑造出的彼得、狼、老爺爺、貓、鴨子等音樂藝術形象以及它們各自的動態。然后,再讓學生聽辨感受樂曲中不同的樂器獨特的聲響,并看錄像欣賞各個角色的音響片斷,知道樂器的演奏姿勢。教師還可以用長笛在課堂現場演奏小鳥的主題旋律。教師以身示范,以教師之情動學生之情,讓學生感受長笛的音色、演奏姿勢,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要通過學習讓學生對樂曲所使用的樂器有直觀的印象和感受,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認識西方音樂和樂器,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激發學生們對藝術學習的積極性。
三、道德情感的培養
品德修養、理想及傳統觀念等內容都屬道德情感范疇,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是情感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中教學生欣賞歌曲,學唱的過程也是育人的過程。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內涵,就地取材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例如,有環保意識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風格的歌曲,曲調詼諧、歡快,生動地贊美了少年阿凡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優秀行為?!吧倌臧⒎蔡崾莻€很愛打抱不平的人,碰上誰打鳥兒,捉青蛙,他會怎么樣呢?”引出歌詞內容——“我就對他不客氣”。在師生共同分析附點音符及休止符的演唱時,體會歌詞語氣,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看誰能唱出這句話的語氣。分析歌曲情緒,處理歌曲,學生自主分析,富有民歌特色的襯詞“啦啦啦”“來來來”的演唱,更明確地表現了主人公活潑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愉快、上進的心情。學生通過學習歌曲的演唱,對歌中少年阿凡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由衷佩服,從而激發了環保熱情和意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祖國多元文化的了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激發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贊美之情及對美好理想的向往。音樂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也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道德情感的教育。
四、結束語
音樂教育能讓學生在音樂的感染下萌發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初步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凈化心靈,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活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及能力。教師要發揮音樂學科的優勢與特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為目標,挖掘教材多元化的育人內涵,滲透理想、道德教育,使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貞貞.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與情感再教育[J].江蘇教育研究,2013(31).
[2]薛曉雯.情感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運用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