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語音的遷移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十分普遍的現象,因此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英語語音的學習將會面臨方言或普通話的遷移現象,英語語音的掌握將會受到影響。因此,本文將從遷移理論入手,分析英語語音中普通話與方言的遷移作用,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英語發音不準確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語音 普通話 方言 遷移 作用
引言
對于英語語音學習者而言,復雜的方言及方言化的普通話將會為其帶來一定的學習困擾,且漢語中也沒有英語中的部分音素,因此在學習英語時會出現漢語母語遷移的現象。雖然在學習英語時,漢語中已有的音素會對語音學習帶來正遷移作用,但我們在學習時通常會將其忽略,最終將普通話、方言帶給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歸結為母語負遷移作用。但正遷移與負遷移同等重要,準確了解才能有效提高英語語音掌握度。
一、英語語音中普通話與方言的遷移作用
1.普通話與方言的正遷移作用——英語輔音、語音方面。正遷移作用主要體現在英語與普通話或方言的相似度層面,但通常情況下普通話對英語輔音及語調的學習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即正遷移作用。在英語輔音方面,普通話漢語拼音的部分發音與英語輔音有著較高的相似度,學生可以輕易的掌握與之相似的英語音標。例如,b、p、m等發音,在漢語拼音中分別讀作“播、坡、摸”等,但其原音與英語音標讀音相同。學習者能夠發現二者的相似性,在學習時只需掌握二者之間的差別即能讀出正確的讀音,教師若能準確運用,英語語音的教學與學習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雖然沒有聲調之分,但也不難發現,英語的重音與漢語拼音的去聲有著較高的相似度。在進行語音教學時,可利用標注法進行輔助教學,例如在學習單詞opportunity時,在需要重音的地方標注好漢語拼音的去聲符號,學生在朗讀時自然能找準重音,學習也較為簡單。只要教師與學習者對二者進行區分與比較,即可感受到普通話與方言的正遷移作用。
2.普通話與方言的負遷移作用。
(1)普通話的負遷移作用——英語雙元音方面。正遷移與負遷移是同時發生的,二者相互影響。因此學習者不可將漢語拼音與英語音標進行混淆,亦不可生搬硬套,否則將會無法有效區分二者之間的區別,而此時的正遷移則轉變為負遷移。首先,英語中雙元音的掌握將會受到普通話負遷移的影響。英語音標中有8個雙元音,與漢語拼音的復韻母外觀十分相似,學習者亦將二者混淆。例如在學習time這一單詞時,其音標是[tаim],學習者則將音標中[ai]與漢語拼音中的ai相混,又有部分學生未能將音標[t]的讀音正確發出,而與漢語拼音t的發音相同,最后將這個詞語讀成[t?em]。因此在教學時,要著重將英語與漢語進行對比研究,切實消除易混淆的部分,提高學習者英語語音掌握技能。
(2)方言的負遷移作用——元輔音發音方面。方言的發音與漢語拼音及英語音標有著較大的差異,在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中都有著一定的負遷移作用,通常情況下體現在輔音的平翹舌、邊音、元音長短音、[w]音的誤加等方面。其中,漢語方言的平翹舌發音主要體現在zh、ch、sh或z、c、s六個聲母的混淆,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混淆上述聲母的方言區會習慣性的將音標中[s?]讀成[s]的音,發音錯誤率較高。邊音的錯誤率主要發生在其位于單詞結尾時,部分方言區的學生會習慣性的加上卷舌音,因此將[l]讀成[rl],例如在讀單詞goal的時候,易讀作[g?url]等。另有部分學生將其忽略不讀,亦或是加入過多的兒化音,導致發音錯誤。其次,在發元音時,方言區的學習者會將自身發音習慣與英語發音相混,在發部分元音時發音不夠飽滿。另有部分方言區學習者在說漢語時會將部分音節拉長,以體現自己的感情,因此在其閱讀英語時,會有拖音的狀況。此外,在某些方言中,學習者習慣性將e讀成wo的音,在英語學習中,則有部分學習者將此方言負遷移至語音學習中,在[?]前面加一個滑音[w],從而出現讀音錯誤、累贅的狀況。
二、減少負遷移的對策
英語語音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學生長期積累才能熟練掌握。因此在英語語音教學時,教師要著重講解英語發音要領,并將于漢語區別不夠明顯的因素進行區分,其次,教師要嚴格糾正學生經常犯的錯誤,盡量采用委婉的語氣,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學生出現進步時及時給予肯定。教師亦需了解重點方言區學生的發音特點,找出學生發音錯誤的原因與根本,有針對性額糾正學生方言負遷移作用,從因素、發音部位等方式入手。此外,教師還需對發音部位等發音方式進行細致的講解,鼓勵學生進行模仿,自主揣摩口型與唇位等,直到學生自己能夠正確發音,切實提升學習者英語語音水平。
三、結語
漢語普通話與方言的遷移問題是綜合性的,對學習者的英語語音、交際問題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各方言地區的發音特點,在進行英語語音教學時結合發音特點,詳細講解發音差異,改善方言區學習者不良的發音習慣,從根本上提升學習者的英語發音水平。
參考文獻:
[1]傅曉燕.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學習的障礙解析[J].益陽師專學報,2000(01):145-146.
[2]查愛霞.普通話和方言對英語語音的遷移作用[J].雙語學習,2007(05):73-74.
[3]王文輝.從語言遷移角度探析外語語感的培養[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6(02):43-45.
作者簡介:姚芳(1982.01-),女,漢族,重慶酉陽人,講師,研究生,專業: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方向:英美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