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霞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學意識中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越來越重視,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形式應經(jīng)不適宜如今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在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已經(jīng)不僅是知識教育,更多的是一種能力的獲取,尤其是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的社會離不開不斷的學習,學校知識的獲得只是階段性的學習,想要在競爭的社會中獲得生存發(fā)展就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對學生轉變教學方式,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都是必然的途徑,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也應運而生。因此,本文通過對中學地理課程實踐活動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分析研究,希望為中學生的更好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地理;自主學習能力;實踐;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學生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基礎,也是必備的條件,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當學習充滿興趣的時候,學習才能更加有效。興趣的大小也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好壞,興趣濃時,追求也就更加的積極,學習的效率也就越高,效果也就越明顯,反之則會越低。教師要轉變學生的對待地理的態(tài)度,讓學生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1.激發(fā)興趣-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學生的學習階段,越低年齡的學習就越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是師生關系的處理,影響效果最為明顯。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學生喜歡這門課的教師,那么他這門課的學習成績相對來說一定不差,而學生討厭任課教師的話,課堂學習的效果一定是很差的,由此可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良好形象的塑造,給學生一種親切友愛,值得尊敬的感覺,與學生交朋友,將學生當做學習上的伙伴,而不是把自己置于一個高高在上的地位,讓學生主動親近自己,通過感情上的支持來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保持興趣-挖掘地理學習的吸引力
情感上的引導只是最初的階段,要想讓學生持續(xù)保持學習地理的興趣就需要教師的積極努力了。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來說,在處于劣勢的同時又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處于劣勢的是地理的理論學習是很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內容很復雜而且還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來理解背誦,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抵觸心理。但與此同時,地理的教學方式又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地理知識囊括五湖四海、名山大川,教師通過對各種名勝古跡、自然風光的挖掘結合教材知識進行講解、展示等,又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持久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充滿興趣。
3.穩(wěn)定興趣-理論結合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最終還是要應用于實踐活動中。地理的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每天生活在地理環(huán)境中,也最能體會到地理的學習與我們的密切關系。而理論知識的學習較為抽象,實踐活動的學習正是學生最關心、最感興趣的部分。教師根據(jù)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面向大自然,真正來體會地理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或野外考察等一些實踐活動來鞏固理論知識,同時,經(jīng)過這一過程的學習來讓學生愛上地理,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創(chuàng)設積極開放的研究情境
據(jù)調查研究,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學生受學習環(huán)境的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開放、包容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中,不代表教師是完全不管的,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的關鍵。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留有足夠思考探索的空間,不要過多的干預,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學生發(fā)展的機會積極發(fā)揮其學習的自主性。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其中,例如,在學習旅游資源、水土流失等課程時,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一些地理小報、地理模型等制作,來為學生的地理學習增加樂趣,讓學生在開放、有趣的空間里主動研究和學習。
2.構建團結互助學習小組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更加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對于地理實踐活動的展開,小組合作的形式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成就動機,達到個人學習所達不到的效果。一般來說,與其他同學在一起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學生們在小組中各展所長、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的方式來實現(xiàn)全體成員的共同進步。對于學習小組的實施,首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成員的構成一般以5-6人為主,小組成員之間各有不同,優(yōu)勢互補。其次要有明確的小組目標,全體小組成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探索學習,達成任務。最后,成員之間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
3.探討多元科學的評價機制
教師在地理實踐中的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要改變原有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評價方法也是有效教學的一部分,教師如果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學習了新的教學內容,但是在評價上還是采取老一套的方式,那么新的教學理念就無從體現(xiàn)。所以,教師在評價機制上要以多元化為主,體現(xiàn)出學生的作用。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淡化教學的知識目標,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作用與學生在地理實踐中的表現(xiàn),要以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考察對象,通過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蓓.高中地理課程中的實踐活動教學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
[2]王鵬,劉國仲.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08):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