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波
摘 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并且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由于當前我國投融資體系并不完善,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需要不斷自我積累資源,而在資金缺乏的現狀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問題,極大的限制了其發展。本文通過分析了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問題,分析各融資模式的優缺點并進行對比分析,提出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期融資模式的選擇策略,并對百度公司融資行為進行分析,以期對我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融資模式;風險投資;經營風險
一、創業期融資現狀分析
對創業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特征進行分析,主要包括:
首先,處于種子期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風險較大,產品與項目還處于研發期,技術尚不成熟完善,經營風險較大;即使企業開發出了新技術,同樣也會面臨市場是否歡迎的問題。這一過程中產品可能存在市場接受能力、市場擴散速度及市場競爭力的不確定性;到了擴展期產品被消費者認可,產品更迭也促進了銷售增長,經營風險大大降低;到成孰期產品銷售放慢,產能過剩,利潤下滑。
其次,在種子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主要任務是研發及市場推廣,所以必然支出較大,而營收較少,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虧損概率非常大。同時,該階段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于廣告、固定資產等注入,此階段對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資金要求較高。隨著企業不斷發展,進入成長期后,企業會經歷現金、損益平衡狀態,并且迅速產生盈利,這一過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加速成長;在成熟期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相對穩定,融資需求也較為穩定。
最后,目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采用風險投資性質的股權融資的較多,這種股權融資存在缺點是可以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帶來的資金額較小,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前期主要是試探性的投資,投資額不大,當產品投資市場后,資本需求比例加大,此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金需求量要遠遠高于后期,而股權融資金額會在多輪融資中逐步加大。
二、創業期融資模式的比較
除內源融資外,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外源融資依靠各種方式,它來自于企業的外部,對資本的形成具有大量性、集中性及靈活性等特點,主要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為主。應用股權出讓融資方式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需要慎重,注意企業股權結構、管理權、發展戰略及收益各方面變化。
股權出讓方式對經營方式影響較大,投資前需仔細考察投資者是否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業者存在一致性,包括:企業戰略目標、企業管事權的分散、盈利及分配方式;風險資本融資核心是與風險資本合作,其需要高素質管理團隊,需要將其市場預期寫入商業計劃。上市融資適用于盈利性較好,發展預期大,經營管理相對成熟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銀行貸款來說,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信用融資很難,并且其實力弱,沒有足夠的抵押品,擔保貸款可能性也較小。融資模式需要基于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在各階段進行融資,以選擇適合的融資模式。
例如滴滴打車公司,最初成立的時候由于可供抵押資產較少,但成長性較好,所以采用的是風險投資融資模式,之后又被行業巨頭騰訊公司所并購控股,完善地解決了該公司的融資問題,使得滴滴打車公司快速成長,成為我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明星企業。
三、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期融資模式的選擇
1.種子期融資模式選擇
種子期研究難度大,是否可以成功需要時間驗證,該階段沒有收入,經營風險較高,前景不明朗,對投資者來說缺少吸引力。
(1)種子資本
其包括:發起人、個人的投資等,種子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金需求集中于人員工資支出,而對于固定資產的要求及材料的要求不高,企業自有資金可以滿足部分需求,此時種子資金具有周期長、沒有直接回報的特點,并且資金需求變動沒有規律,難以應對不時之需,外部支援顯得更為重要。
(2)私人風險投資
私人風險投資是一般股權參與方式,成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本的重要來源,他們對項目潛在價值直觀判斷,依據企業經營計劃進行決策,種子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不成熟,沒有開始生產,缺少準確的投資風險評估,而私人投資者適應高風險壓力,使創業者得到更多的風險資金支持,私人風險投資者很難對被投資對象的發展前景準確預測,投資風險較大,再加上私人風險投資者關心自身獲利的多少,對企業獲益能力進行考察,認為企業具有成長能力,投資才就會希望對企業進行投資,但他們并不愿意其控制權被稀釋,所以創業者與風投機構的博弈也會對企業經營管理造成影響,影響企業風險投資量。由于該方式投資者承擔的風險高,因此,其回報要求也相對較高。
(3)政府補助與擔保
對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技術、人員至關重要,對于企業的扶持是各國政府的責任與義務,政府投資對早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實行股份擔保,其可以使政府從管理方面,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加以幫助,不斷提升企業的成活率,但是單個企業得到政府補助的并不多,股權擔保使企業可以方便的籌集到外部融資,對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工作更方便。
2.創建期融資模式的選擇
創建期需要經過創建與運營兩階段,經營處于試運營過程,對流動資產要求不高,但對于固定資產需投入大量開支,此時企業資金需求強烈,與種子期的資本構成存在很大差別。
(1)種子資金
創業者克服這一困難,將自有資金或天使投資資金投入運營中,擴大了企業規模,雖然承受的資本風險較小,但這樣更有利于管理能力的發揮。
(2)私人風險投資
私人風險投資者支持種子期風險企業,是對企業技術的認同與研發能力的信任,而處于創建期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宣示了企業成本潛力,對風險投資者提供了有說服力的信息,在謹慎前提下愿意為企業提供后續資金,該投資在創建期投資采用優先股形式,并具備普通股投票權,代表其對企業控制力加強,使投資者更積極的參與企業經營,幫助創業者規范公司的管理和促進公司成長,這是非常有利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所以很多創業者愿意犧牲部分利益來獲得私人風險投資。endprint
(3)風險資本
風險投資主要是風投機構和相關基金,快速增長階段風險資本投資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本比例中不斷提升,對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為說,它可以帶來生機,使處于創業期的技術完善度、市場需求、企業管理等問題存在不可預期因素,從而影響自身風險基金的吸引,但風險投資投資限額超過企業資金需求,如果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接受資本投資,會降低創業者控制力,從穩健角度來說,應控制自身風險投資需求,因此,風險資本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建期進行投資,集中于少數從事新興行業研究,資金需求大及信譽高的高科技企業。
(4)債權融資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在創建期具有很高的風險,而這一特征決定了其具有很高的破產及代理成本,因此,債權人對融資報有謹慎態度,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其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一階段的債權融資80%由銀行、金融公司提供,債券融資可以實現企業經營期間的靈活融資;其中可轉債券適用于創建期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即可以吸引風險投資者,同時也可以吸引部分回避風險投資者參與。
四、案例分析
1.創業融資案例
百度公司于1999年底成立,2000年1月成立全資子公司百度網絡,同年10月成立深圳分公司,后于上海成立辦事處,企業不斷發展成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企業經歷種子期和創建期,其發展過程融資模式不斷改變。百度公司利用天使投資融資模式,投資創立百度,并且贏得了兩位風險投資人。2000年6月,融資1000萬美元,融資模式仍然是私人風險投資,后來百度發展壯大,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實現上市融資,最終實現了企業高速成長。
2.案例啟示
百度公司融資模式多樣且靈活,發展初期主要靠風險投資,但李彥宏作為公司創始人,仍然掌握40%的股份,從而掌握著企業控制權。從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業者視角來看,合理把握可利用資本,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十分重要。當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需要高度關注風險投資資本的附加價值。投融資雙方在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利益權利爭奪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應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股權結構、融資方案等財務制度進行合理設計。避免由于金融資本方在企業的股份過大,使企業創業者喪失控制,這是不利于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另外,由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期,風險、管理、財務所有方面都存在不同因素,所以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應對融資渠道、策略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付蘭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融資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14).
[2]黃偉麟,鐘夏雨,冼健.高新技術制造企業生命周期劃分的實證研究--基于資本市場四大板塊的經驗數據[J].經濟問題,2014(02).
[3]翟淑萍,顧群.金融發展、融資約束緩解與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資效率研究[J].經濟經緯,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