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建設是國家關注的重點,互聯網的發展和完善改變了商業的運營模式和運營理念,促成了當下的共享經濟。本文運用黨建理論和思想政治理論等知識對當下的共享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相關的發展方略。希望科學的理論知識能夠為共享經濟的實踐提供有利的指導。
關鍵詞:新時期;共享經濟;經濟發展
一、新時期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
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涌現了大批的共享經濟企業,其經營模式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獲得了市場的認同,并且吸引了大量資金的注入。到目前為止,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共享經濟企業為數不少。這類行業的主要商業運作模式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產品服務模式
隨著只租不買消費人群的增多,諸多企業進行了商業模式的調整,從以銷售為主變為主要為需求者提供產品的相關服務的經營模式,由此誕生了大量的產品服務交易平臺。當下大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提升,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交通運輸行業飛速發展,大量人口在南北方之間流動。較之傳統的守家待地而言,當下短期出租成為了熱點。時代發展變化,大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在變化,共享經濟應運而生。
2.市場二次流通模式
隨著共享經濟平臺的規模逐漸壯大,很多企業投身到二手物品高效處理的平臺建設之中。在很多網站上可以將個人閑置物品出售,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能夠提供二手物品市場二次流通服務的成熟平臺為數不多。節能環保是當下倡導的生活理念,二次流通能夠節約資源,也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從低碳節能和勤儉節約的角度分析,二次流通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
3.協同生活模式
很多興趣愛好相投的需求者,通過分享交換的方式能夠獲得一些較為隱性的資源。其中,“時間銀行”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典型應用。建立一個“賬戶”用于存儲個人的服務時間,日后需要體系中的其他人提供服務時可以從中提取。
二、新時期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
1.促使行業管理手段的創新
共享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問題也逐漸增加,而在解決方法上都還需要探索。近幾年,包括技能、資金甚至是閑暇時間等個人無形資產的共享模式迅速興起。一種新的環境必然會帶來新的影響,很多前所未有的企業都會應運而生。這些企業會在一段時間內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獲得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國家小額貸款的優惠政策,中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數量迅速增加,這就豐富了共享經濟的參與主體,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從馬哲角度分析,引發共享經濟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的發展,其結果是導致中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迅速崛起,為市場經濟帶來了活力。
2.促進虛擬產業的迅速崛起
鑒于共享經濟主要是在互聯網上進行,且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處于萌芽時期,大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頗高。這就使得引導共享經濟向著文化等虛擬產業迅速蔓延,這樣的結果就是精神文化相關企業越來越多。一方面會為市場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會導致文化領域魚龍混雜。由于文化等虛擬產品的利潤大而投入小,所以會導致很多企業蜂擁而至,最終造成了文化產業過剩,而實業企業數量減少。所以,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一個拋物線,當下正處于上升階段,但是到達頂峰之后,共享經濟發展會逐漸減緩。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觀點分析,共享經濟是生產力發展和大眾物質文化需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供過于求的結果。但是矛盾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雖然共享經濟當下符合市場運營的需要,但是當物資供應和文化需求以及市場導向再度發生變化時,共享經濟會進行演變或者消退。因此,市場經濟環境中,各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綜合情況把握好共享經濟的參與尺度和參與形式,保護好企業的長遠利益。
三、新時期共享經濟的發展方略
1.通過企業改革來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商業運營模式,共享經濟發展需要在既定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之上進行改革以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企業管理模式改革,就要進行創新,創造性地對與互聯網時代不相容的管理方法進行改革。互聯網發展初期,由于監管不力造成了互聯網詐騙等不良影響。互聯網平臺被充分利用之后,又對各個行業的實體經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脅,因此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約車一度被認為違法,但是現在已經被交通部門所接受。這也說明了各個行業對共享經濟發展的接納和支持。由此可見,推動管理模式改革,有利于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
關于推動管理模式改革,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企業經營理念需要轉變。傳統企業都是經營實體商品,互聯網時代,經營項目要向虛擬商品進軍。以旅游業為例,除了導游帶隊旅游和自駕游之外,還可以向遠距離客戶提供視覺旅游的服務。具體工作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在互聯網上對某一個景區進行介紹,這樣可以引起旅游愛好者的注意。當期望看到這些景區的旅游者達到一定人數,則旅游公司可以安排導游用DV或者網絡直播的方式到景區去介紹。為了保證旅游者可以對景區有個性化的了解,導游和旅游者之間要進行實時的溝通互動,從而提升旅游者的滿意度。此外,旅游公司還可以雇傭學生等其他人員來代替導游,這樣旅游公司既賺取了信息平臺和旅游景區的服務費和使用費,又為樂于旅游的學生提供了旅游的機會和賺錢的機會,為遠距離想要視覺觀看風景的游客提供了個性化的旅游景區服務。這就充分體現出了共享經濟的優勢,一舉多得,多方收益。所以,企業要加速管理模式的改革。第二,企業目標客戶要進行轉變。對于九零后和零零后而言,互聯網是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比重的購物和溝通等活動都是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的。這就為互聯網中的商業經營提供了足夠數量的客戶。與日常生活和文化游戲等相關的企業要將自己的客戶群體鎖定在九零后和零零后等這些網蟲身上。他們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市場消費主體,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實力客戶。第三,企業人才使用要進行轉變。較之傳統企業發展建設,共享經濟時代的企業發展要靈活多變,把握住機遇。互聯網更新升級非常快,只要發現商機并立即投入行動,才能夠獲取收益。所以,創新是共享及經濟時代企業發展強大的必由之路。創新需要集思廣益,需要在商業活動中出奇制勝,所以企業人才運用方面要給人才足夠的發展空間和自由度,在經濟利益分配方面也要做到按勞分配為主體,這樣可以吸引人才在工作中傾盡全力,有利于企業發展建設。endprint
2.通過企業創新來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種類、規模對于經濟建設都有影響。共享經濟以其信息資源共享而改變了商業運作的模式,所以也需要創新企業增加,讓新的企業來適應共享經濟。傳統的企業發展都是以實業為主,通過物資生產和產品供應來滿足大眾的生活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國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達到基本要求。這就出現了同行業中的激烈競爭,一方面給大眾提供了性價比越來越高的商品,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激烈競爭,不利于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大眾的精神生活也要大幅度提升,所以創新企業要從文化產業著手,將這種無形的資源作為原料,加工出符合精神文化需求的產品。例如,電子書是虛擬平臺上的文化產品之一,閱讀者在試閱讀之后,如果想要繼續閱讀,則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通常情況下,支付的費用要遠遠小于實體店購買紙質書的費用,電子書又非常容易保存和攜帶,所以大部分讀者都會選擇購買自己喜愛的電子書。對于出售電子書的商家來說,則屬于薄利多銷,互聯網上電子書的銷量遠遠超過實體書店。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完善和節能環保無紙化學習辦公的倡導,電子書具有廣闊的品臺。所以,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要促進創新企業增加,大膽推進虛擬平臺上的文化產業發展建設。這樣既可以豐富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經營項目,又可以填補文化產業的空白;既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共享來吸引客戶,保證創新企業的長足穩定發展,又可以讓更多的人群參與到共享經濟創業當中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個行業都需要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古語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固有的商業模式就會與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不相適應,企業的發展步伐也會減緩,這時就需要創造性地來進行企業經營,用新的方法來觸動商業活動,最終實現市場的長期繁榮。
3.通過改變共享模式來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共享經濟模式已經為大眾所接受,共享經濟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對降低大眾生活消費和節約國家資源有重要意義。所以,要引導生產領域共享模式的轉變和升級,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來促進共享經濟走向成熟。生產力的發展推進了我國物質生活質量的提升,信息技術對優化生產和提高產量有促進作用。我國已經從建國初期的物資供應供不應求的情況,轉變為當下的供過于求。大眾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以住房為例,過往是傾盡積蓄購置屬于自己的住房,當下是通過租房的方式滿足自己對住所的需求,有旅居意向的人更是對租房青睞有加。因此,當下要引導生產領域共享模式的轉變升級。可以建筑大量的兩口之家或者單身公寓住所進行出租。目標客戶是旅居的游客、“候鳥式”養老人群、游學的學生、市場開發工作人員等等。這些客戶的特點是短時間內居住,并且對生活品質和獨立空間的要求比較高,購置長期住房的經濟壓力比較大,并且購置異地住房對其生活沒有意義。租房子對這些客戶來說是最佳的選擇,這就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土壤。為了實現共享經濟的轉變升級,可以在互聯網上將各個地區的有出租樓房意向的房主信息進行統計,構建一個待出租樓房信息匯總中心,這樣就可以讓潛在客戶進行挑選,為房主帶來了經濟利益。作為中間信息互動的平臺,也可以賺取相關的費用,這樣就實現了客戶少花錢、信息平臺和房主雙方收益的和諧發展。運用思想政治理論分析,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國的經濟體制和商業運營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有衍生出共享經濟。當經濟體制發生變化時,各個產業的模式也必然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和升級,從而讓產業的發展能夠借助共享經濟而有新的飛躍,而不是由于共享經濟的出現而阻礙了產業的發展建設。這就需要各個企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發展的眼觀來看問題,最終促進經濟發展,增強企業經濟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也是我國生產供應遠超出大眾需要的現狀造成的。從本質上分析,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商業運作模式,正如之前生產供不應求時要實行計劃經濟一樣,共享經濟是當下信息交流方式和資源現狀共同決定的。關于共享經濟,我們要接納并且運用,然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引導共享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從馬恩理論的觀點看,共享經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的矛盾,這個矛盾將推動商業模式的轉變,影響社會的生產關系。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共享經濟有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其自主性太強,難于規范,也會在一定時期后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共享經濟,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來指導共享經濟發展,最終保證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和穩定。
參考文獻:
[1]張輝.“分享經濟”環境下銀行未來發展對策初探[J].現代國企研究. 2017(06)
[2]柳悅豐,張鑫.中國發展分享經濟的機遇與建議[J].經濟論壇.2015(12)
[3]呂福玉.分享經濟的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J].商業時代.2014(29)
[4]凌超,張贊.“分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路徑研究--以在線短租為例[J].現代管理科學.2014(10)
作者簡介:段嫦娥(1969.08- ),女,籍貫: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本科學歷,講師,經濟管理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