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劍
鄰居家發(fā)生火災,尚壽明毫不猶豫地沖入火海相救,但卻在翻越院墻時不慎墜落摔傷。尚壽明見義勇為意外受傷,受到了左鄰右舍的贊揚和政府的褒獎,但因救火受傷的損失該由誰來買單?見義勇為英雄因此親歷了法與情的碰撞,誰是誰非,法律自有公斷……
幫鄰居救火落下殘疾
尚壽明與李義生均系北京市昌平區(qū)某村村民,兩人系鄰居,兩家人關系一直很好。2014年,李義生將院內房屋出租給許光明居住使用。2015年11月21日18時06分,許光明承租的房屋因火炕過熱引燃被褥,進而導致院內西房三間發(fā)生火災,起火部位位于西側平房內火炕部位,過火面積30平方米,火災燒損了屋內電器、手表、被褥等物品。
尚壽明發(fā)現李義生家房屋發(fā)生火災時,第一時間電話告知李義生家人,并及時撥打119電話報火警。當日,北京市昌平區(qū)公安消防支隊迅速趕赴現場,并出具了《火災事故簡易調查認定書》。
但火勢不等人,看到火越燒越大,尚壽明不等消防人員趕到,就立即沖進熊熊大火之中,奮力救火。然而事與愿違,也許是手滑,加之墻面溫度升高,尚壽明在翻越李義生家院墻時,不慎墜落摔傷。
事發(fā)當晚,尚壽明被送往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檢查,被診斷為腰1壓縮骨折。尚壽明花費救護車費、檢查治療費1978.39元。后尚壽明又自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轉院至北京市昌平區(qū)醫(yī)院治療,經昌平區(qū)醫(yī)院診斷,尚壽明為L1椎體壓縮骨折。后自2015年11月21日至2015年11月29日尚壽明在北京市昌平區(qū)醫(yī)院住院治療八天,住院花費醫(yī)療費6591.59元。
出院時,醫(yī)生建議尚壽明全休一個月,佩戴胸腰段支具方可下地活動。2015年11月23日,尚壽明購買護具花費1500元。2016年2月24日,尚壽明再次到北京市昌平區(qū)醫(yī)院門診檢查,6月23日,尚壽明到北京積水潭醫(yī)院檢查,因胸椎和腰椎核磁檢查花費1874.24元。
救火英雄被確認為見義勇為
事發(fā)后,北京市昌平區(qū)民政局獲悉尚壽明的事跡后,為弘揚其助人為樂的英雄行為,確定其行為為見義勇為行為,并為其頒發(fā)《北京市見義勇為人員證書》。尚壽明被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后,獲得當地政府給予的獎金43910元,過節(jié)慰問金1600元。尚壽明的行為受到了左鄰右舍的夸獎。在尚壽明住院治療期間,兩名受益人李義生、許光明也均前往探望,并分別給予尚壽明10000元和2000元慰問金。
英雄狀告受益人賠償受傷損失
但事后尚壽明一算,自己因受傷到醫(yī)院治療花去的醫(yī)療費、誤工損失等費用達到6萬多元,加上救火行為導致殘疾,按照相關規(guī)定,由此產生殘疾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等法律規(guī)定的賠償費用達到5萬余元,再加上交通費、鑒定費等其他費用,總共13萬余元的賠償費用沒有著落。
尚壽明想,自己是因為對鄰居李義生的房屋實施救助所致,李義生及房客許光明當然應該為自己受傷買單,遂于2016年向北京市昌平區(qū)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法院判令李義生、許光明連帶賠償自己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合計133750.9元。
訴訟中,尚壽明就其傷情提起傷殘等級鑒定申請,經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尚壽明的致殘程度等級為十級,尚壽明為此支付鑒定費用3341.92元。
一審法院認定,根據查明的事實,尚壽明發(fā)現李義生的房屋起火后,及時通知李義生,并第一時間報火警,同時積極參與救火。為維護李義生的房屋和使用人許光明的財產權益免受損失或少受損失,在翻越院墻救火的過程中不慎墜落摔傷,尚壽明的行為符合見義勇為行為。
一審法院認為,李義生、許光明對尚壽明的損害并未實施任何侵權行為,也不存在過錯,故不符合作為侵權人進行賠償的情形。但見義勇為行為人在實施見義勇為行為時,其自身受到損害的,可以請求侵權人賠償或者受益人適當補償。
法院認為,雖尚壽明積極參與救火的行為和精神應予以弘揚,但尚壽明在施救過程中既要盡力而為,更要量力而行,亦應該對自身人身安全盡到基本的謹慎、注意義務,因尚壽明疏忽大意和不謹慎致使自己墜落院墻受傷,其應對自身損害的發(fā)生承擔主要責任。
據此,一審法院認定尚壽明要求李義生、許光明賠償其醫(yī)療費等于法無據,但李義生作為涉案房屋的所有權人、許光明作為涉案房屋的使用權人均系尚壽明實施見義勇為行為的受益人,應該對尚壽明的損害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法院根據查明的事實,參考李義生、許光明受益情況,酌情確定李義生補償尚壽明1.3萬元、許光明補償尚壽明1.2萬元。因李義生、許光明已經分別給付尚壽明1萬元、2000元,故認定李義生、許光明須再分別給付尚壽明3000元、1萬元補償款。遂判決:一、李義生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補償尚壽明見義勇為受害損失3000元;二、許光明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補償尚壽明見義勇為受害損失1萬元,駁回尚壽明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上公堂激辯情與理的碰撞
尚壽明覺得自己很冤,明明是幫助別人做好事,怎么還要自己支付受傷導致的損失費用呢?尚壽明不服一審判決,于2017年1月3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中,雙方在法庭上圍繞尚壽明見義勇為受傷這個情與法的碰撞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尚壽明認為一審法院認定尚壽明應對因見義勇為而所受傷害承擔主要責任無法律依據,認定的李義生于其住院治療期間給付其1萬元沒有證據支持。涉案房屋起火系因火炕過熱引燃被褥所致,因此李義生與許光明既是尚壽明見義勇為的受益人又是侵權責任人,依法應判令其二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一審判決判令受益人在受益范圍內進行補償,是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誤讀。
李義生認為,在火災現場自己和其他村民都沒有看見尚壽明,并無證據證明其參與救火。根據北京市昌平區(qū)公安消防支隊出具的《火災事故簡易調查認定書》所載,火災現場無人員傷亡,因此尚壽明的受傷與救火沒有關系,一審時其提供的證據不應被采信。endprint
許光明亦不同意尚壽明的上訴請求,他認為一審時,尚壽明申請出庭作證的三位證人中兩位與其有親屬關系,該證人證言不應被法院采信。一審法院不應在尚壽明是否參與救火這一事實尚未查清時認定其行為屬于見義勇為。許光明同時聲稱自己沒有上訴并非認可一審判決,而是因為生活拮據。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尚壽明在救火過程中自身受到損害,在無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下,李義生、許光明作為受益人依法應對尚壽明的損失承擔適當補償責任。一審法院結合尚壽明見義勇為過程、受益人受益情況、受益人經濟狀況等方面,綜合確定的補償數額并無不當。二審法院據此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尚壽明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遂于2017年3月15日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因尚壽明的情況符合《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減免規(guī)定,法院對尚壽明應交納的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用予以免收。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未經作者同意,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或上網)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點 評
審理此案的法官認為,尚壽明的行為是否構成見義勇為,是判決受益人補償損失的關鍵。本案中,雖然兩位被上訴人在二審中,否認尚壽明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的行為,但根據尚壽明提交的加蓋有北京市昌平區(qū)民政局公章的《北京市見義勇為人員證書》及其領取見義勇為獎金的事實,可以證實其確實有救火的見義勇為行為。國家行政機關經審核,確認尚壽明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且向其頒發(fā)證書并發(fā)放獎金,對這一行政行為雖然李義生、許光明不認可,但兩人并未提交充分證據予以反駁,故對尚壽明系在見義勇為過程中受傷應予確認。
通常而言,見義勇為行為可區(qū)分為侵害型見義勇為及搶險救災型見義勇為。本案李義生、許光明并未對尚壽明實施侵權行為,對其受傷也不存在過錯,故本案不符合侵害型見義勇為中存在侵害人的情形,而屬于搶險救災型見義勇為。李義生、許光明并未侵害尚壽明,對尚壽明因搶險救災受傷而導致的損失沒有過錯,故尚壽明要求李義生、許光明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沒有法律依據。
見義勇為的救助者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救助行為,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見義勇為的行為值得褒獎與弘揚。但本案的審理再次警示人們,對于因搶險救災型見義勇為導致受傷的,由于沒有實際的侵權人,因見義勇為受傷而導致的損失,往往不能得到足額的賠償。在情與法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首先應嚴格依法辦事。作為受益人僅應依據公平原則,承擔適當的補償責任,如果判決受益人足額賠償,顯然加重無過錯受益人的負擔,將社會應承擔責任附加轉嫁給了受益人。
為了積極倡導見義勇為精神,防止見義勇為者在身體受傷的同時,再遭受心靈上的二次創(chuàng)傷,出現流血又流淚的情況,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上述搶險救災見義勇為過程中受傷,因沒有明確的侵權人,導致見義勇為者的損失得不到有效賠付的情況。對于見義勇為的救助者因自身受傷導致的損失,應最終通過構建多元化的社會救助機制加以補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