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惠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21世紀已完全進入了信息化的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發的嚴格,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教育知識,還要具有操作信息技術的能力。介于此,我國在教育體系中,增設了信息技術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具有操作的基本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發現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于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落實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初中信息技術課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培養
一、引言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形式下,信息素養儼然已經成為衡量人才的標準。而在新課改中也明確的要求:在信息時代,教師要注重信息技術的教育,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方法,落實信息技術的教育。由此來看,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中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對初中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有關信息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可以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能
在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具備了信息素養,就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去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對于學生開發信息的能力也有積極的作用。由此來說在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操作原理,還能靈活的掌握一些操作的技巧,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增強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信息技能。
(二)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去獲取信息,進而處理信息,另一方面,學生還可以此為基礎,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篩選和利用,在信息素養的約束下,學生會自覺遵循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不對他人,不對社會構成危害,以負責任的態度來行使和利用信息,為保證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只掌握基礎的信息知識,是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但是具備信息素養之后,學生就可以對信息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選擇有價值的信息去利用,也可以自主的分辨出信息的真假,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學生通過對信息進行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學會和養成利用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和培養也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更好地面對和迎接當今社會的挑戰,適應社會快速發展,就必須具備包括信息素質在內的,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授學生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對于初中信息教師來說,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教育工作。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中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途徑
(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極其重要。創設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并大膽地進行探究和解決,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體系、基本原理,還能充分挖掘信息技術教材中,智力及非智力因素,來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方面的訓練和培養;例如每當學完一個專題,我就組織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環境,進行相互交流和討論;組織學生通過網上交流和討論,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以這種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來逐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能提高初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融課堂教學于課外活動之中
信息技術科目,本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想實現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目標,還需根據教學內容,多開展課外時間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將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以此方式來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例如,當我在講解“利用Word來編輯文本文檔”的相關內容時,就以此為課外活動的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這個研究性主題的課外活動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還通過將信息技術教學進行課外的有效延伸,來促使學生有關信息素養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訓練,來促進信息素養的形成和培養
上文已經說到,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所以強化實踐教學,增加操作訓練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所在。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實踐教學,更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也是信息技術教育本身的一大特色。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創造實踐條件,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對所學內容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討和實踐,以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及相應的創新能力得到不斷的訓練和提高,以此來促使學生有關信息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例如,我在進行“用E-mail收發電子郵件”這一內容教學時,引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通過建立Blog,Moodle等方式,來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這不僅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還可以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不斷促使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四)加強學生文化基礎素養方面的培養和提高
文化基礎素養是,形成學生良好信息素養的基礎。實踐表明,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是需要建立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各科基礎知識扎實并且全面發展,這對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具有極其積極的效應;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重視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也一定要引導學生重視其他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
四、結語
總之,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是開展信息技術課的核心目標,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不是單純地使學生學會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技能,而是將這些獨立的信息技能綜合到某種信息問題的求解過程中去,使這些獨立的信息技能具有新的更為豐富的意義,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真正的信息素養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羅中華.信息技術與中學生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5):88-89.
[2]曾秋蓮.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我國中學生信息素養培育[J].科技創業月刊,2014,(23):66-67.
[3]付浩,季建光.中學生信息倫理道德的調查與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9(10):1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