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顧卉
【摘要】目的:分析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與護理。方法:選擇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接收的進行留置尿導管的患者共88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采用細菌培養對88例患者發生感染的因素進行研究比較。結果:據分析結果發現,女性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明顯大于男性患者,大于等于50歲的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也明顯高于50歲以下的患者,證明尿路感染與患者性別、年齡因素有關。比較組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留置導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與患者年齡、性別有關。護理人員在進行臨床護理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放置時間,能有效降低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
【關鍵詞】 留置導尿管;尿路感染;危險因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69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80-01
留置導尿管主要應用于搶救病情急、危重的病人,放置留置導尿管能準確地記錄患者尿量及尿液情況,在盆腔器官手術前,盡量將膀胱排空,能減少手術發生誤傷的概率。針對部分泌尿系統疾病,術后放置導尿管,有利于持續引流和清洗,有利于患者術后傷口愈合[1]。留置導尿管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就是尿路感染。此次研究主要探討留置導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原因和護理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此次實驗選擇2014年11月~2016年9月接收的進行留置尿導管的患者共88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88例患者中男性40例,平均(47.35±3.69)歲,女性48例,平均(46.22±4.03)歲,所有患者治療后均使用了留置導尿管。經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后進行此次實驗,比較所有患者年齡、病情、性別等基本資料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危險因素:
88例患者進行導尿后,3d、7d、10d及撤出導尿管后,取尿道口和膀胱尿液進行細菌培養,將細菌培養結果進行比較。
1.3 護理方法:
①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醫務人員在進行插管、更換引流袋及進行尿道口護理過程總,要嚴格按照無菌標準操作,注意手部衛生,防止細菌滋生。②導尿管型號選擇。留置導尿時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型號的導尿管,導尿管不能太細或者太粗,太細容易發生脫落。導尿管要有良好的柔韌性,以免患者感覺不適。③導尿管護理。選擇合適的導尿管,進行妥善固定,要保證集尿袋的高度低于膀胱,以免尿液倒流發生感染。尿液引流裝置要時刻注意完整和通暢,護理人員要按時將集尿袋內的尿液清空。若導尿管不慎脫落或密閉裝置被破壞時,必須立即更換導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時,接受藥物治療前也要首先更換導尿管。④維護導尿管干凈衛生,盡量較少患者留置導尿時間。醫務人員要及時對留置導尿的必要性進行評價,若無必要,則可以盡早去除導尿管,減少導尿時間也是降低感染率的方法。
1.4 判定標準:
對88例患者發生尿路感染情況緊進行記錄。分析影響尿路感染的因素。
1.5 統計學方法:
將此次實驗所得數據全部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中進行分析處理,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若P<0.05,則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88例患者進行尿液細菌培養后,檢測出病原菌的患者共38例,38例檢測出病原菌的患者中,男性有12例,占31.58%,女性有26例,占68.42%,x2=27.144,p=0.000。比較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88例患者護理后發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有30例,其中年齡大于等于50歲的患者有21例,感染率為70.00%,小于50歲的患者有9例,感染率為30.00%,x2=32.000,p=0.000。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留置導尿管患者檢測出病原菌的概率明顯高于男性患者,大于等于50歲的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也明顯高于小于50歲的患者。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留置導尿管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發生的概率與患者年齡,性別有關。大于等于50歲的患者由于年齡增大,各個器官的免疫系統功能逐漸下降[2],使用導尿管會破壞患者皮膚正常的黏膜防御功能,因此容易發生尿路感染。而女性患者由于尿道比男性短,在經期、更年期或者性交時容易造成上行感染,女性在妊娠時會導致輸尿管口變得松弛,擴張更大,尿液排出速度變緩,更容易發生上行感染[3]。據調查顯示,留置導尿管的放置時間越長,患者發生尿路感染或其他并發癥的概率也就越大,長期使用抗生素也會導致尿路感染概率增加,使用過抗生素的患者,留置導尿管后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高達9成。醫務人員在放置導尿管時要保證無菌操作,要熟練掌握護理和導尿專業技術,使用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要鼓勵其進行自主排尿,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達到減少導尿管放置時間的目的[4]。
綜上所訴,在對留置導尿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要嚴格保證無菌操作,且盡量縮短患者導尿管的放置時間,如此才能有效地減少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惠霞.導尿管留置導致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5):184-185,187.
[2] 李友芳,張亞萍,張麗等.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預防[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8):120-121.
[3] 王麗鵑,蘇寧,趙以明等.留置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易發因素分析與防控[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6,10(4):489-491.
[4] 梁桂秀,何惠儀,李惠蘭等.留置導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措施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1):106-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