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芬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希望孩子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數學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而且能夠極大的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小學學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如何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良好的改革,使小學數學教學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的方向發展,成為了每一個數學教師研究的熱心話題。本文結合個人多年的實踐工作經驗,通過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研究分析,并給出了一些的解決建議,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教學實踐
目前,小學的數學課是學生對邏輯思維方式進行學習的主要方法,數學課程的學習程度對小學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一個重要的意義。在現階段的教育體制下,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大多使用一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對教育領域的改革進行落實,在教學過程總是以老師為教學主體,教師對學生的領導大于引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針對性不強,從而忽略學生的主觀感受,使得學生在數學課上主觀學習接受的信息過于雜亂,導致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使得學生逐漸對小學數學課失去學習興趣。所以,現階段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方法中就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的研究已經迫不容緩,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對此問題展開了研究分析。
一、把求異思維貫徹到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
求異思維是一種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面對問題時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進行探究的一個思維過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求異思維的運用在于拓寬學生解決處理問題時的思路,教師在給出學生問題后,先讓學生進行解答,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邏輯思考,通過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從主觀上對求異思維進行一定程度的適應,長期以往的實踐會使學生在面對求異思維從剛開始的不抗拒到最后的理解接受。此外,教師在培育學生求異思維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方式,不能只通過一味的引導,最重要的是學生解題時自我進行思考的過程,例如對相同題目的不同解法進行列舉,使得學生在面對問題時進行思維發散,從而對其未來邏輯發展進行積極的引導。
二、營造一種融洽的課堂氣氛
結合實際,教師應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轉變。我國教育領域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學習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問題,傳統的小學數學課教學模式延用一種“師本教育”的模式,在課堂上,學生只能被迫的接收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把“師本教育”轉換為“生本教育”,就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進行一個主觀的學習,形成一種互動學習的課堂模式,使得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從而進行一個全面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定程度的互動環節,使得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成為互動式教學。在數學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課堂的主體放在學生身上,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完成課堂教學,在這種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在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通過課堂互動使學生直接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師教學的課堂效率,構建一種融洽的課堂氣氛。
三、在教學過程中加上多媒體的運用
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應該合理的應用多媒體來營造一個好的教學環境。雖然說多媒體設備和傳統的黑板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但是并不是說它就是完美的教學工具,在使用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辯證的對待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讓多媒體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讓其成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有利工具,也應該把教學環境與課程教學的關系處理恰當,把教學內容作為基礎來設定教學情景,讓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環境構建,可以通過引導,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感觀能力,對有限的理論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給與學生平臺進行思維拓展。
四、優質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個高效的教學過程是離不開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參與的,在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引導學生課前對課上將要學到的知識點進行課前的預習,教師也應該課前對課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前的準備,進行一個優質的備課。現今五花八門的教輔圖書的盛行導致了很多的教師從思想上輕視備課這一準備工作,在課前拿起手頭的教輔參考書進行翻閱,講教輔書上的備課過程進行某種形式上的內化,在課堂上照搬講課思路,很多的學生看到老師上課講的流程和參考書上的相差無幾,就會對該課程產生輕視,長此以往會產生厭煩的心理。所以說,教師只有在課前對課本進行深入的分析,再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色進行備課,對備課模板進行一定的創新,加入一些屬于自己的特色,才能夠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出一份力。
五、小結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研究性學習變得多一些。教師在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成長特點來引導學生學習理解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自由的轉變自己的教學身份與地位,堅持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從而把創新思維融入到學生的思維過程中,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戴冬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應用[A].2017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7.
[2]李德華.淺談小學數學“良化”課堂的構建策略[A].2016年4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3]曹曉霞.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快樂數學[A].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4]劉彩麗.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讓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A].2015第一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5.
[5]杜秀芳.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A].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