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對課堂提問技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就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關建議,旨在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提升課堂提問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提問技能
課堂提問被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廣泛的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是實現師生合作與互動的重要途徑,總結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及尋找相應對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習數學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的核心。當然,課堂提問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值得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深入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情況
1.教師提問設計有待改進
雖然老師很重視問題的設計,但是課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很多教師往往忽略這一點,上課臨時設計提問,結果是設計的比較亂,小問題泛濫,過于簡單或僵化的思維,內容無實際意義。教師應更加重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課前精心設計問題,低層次的問題不要設計,要把學生的思維發展放在首位,注意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和理解記憶的應用,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正如科學工作者、技術員或數學教育家來說,他們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數學精神。在思想和方法上,數學知識雖然重要,但數學學習方法更為重要,尤其是數學思維,問題的角度可以使學生受益于生活,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上要設計好問題,來進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教師提問后等待時間不夠
在多年的從教生涯中,發現教師為了趕進度,提問的時間等待不夠,老師給3秒左右時間讓學生回答問題的只有25%,在大多數情況下,給學生的時間通常是一兩秒。老師問了問題之后,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不高,思考不深入,學生回答通常很膚淺的。
3.教師評價方法有待改進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方法也有待改進。現在教師評價的語言,總是“你真棒”等重復性的語言。一般來說,這樣的教師評價語言缺乏,單一總結。學生回答錯誤或不全面時還會被老師指也問題,不僅得不到教師正面的欣賞反而還會受到批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面對批評和表揚時,人們更愿意受到是表揚,而不是被批評。在某種程度上,批評意味著對人的否定,對學生的回答的否定,這會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能力的策略
1.優化內容,提高提問質量
(1)認真準備問題,明確提問的目的
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一組問題,要有問題意識,應滲透他們的教學意圖和思想,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準備階段認真準備問題,因為每次老師提問都是有目的的,這是促進學生進入學習過程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推理能力,而不是僅僅為提問而提問。小學數學教師提問是學生的學習數學思維的過程,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地增加時間來準備問題,從而改善問題的質量。小學數學教師在準備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教學環節中應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要提這個問題,目的要明確,意圖要明確,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基本出發點。例如,在對小學生講授圖形的時候,教師就要提前準備好問題,準備好圖形的相關教具,如可以設計“找朋友”的問題,給小學生分別發放不同的圖形,讓他們在教室里尋找,找到了以后,教師要給予表揚,十分鐘的活動結束了,老師就開始講解相關圖形,之后,再提問,“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這樣的形狀呀”鼓勵小學生繼續回答問題。
(2)設計開放式問題
開放式問題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的全面觀察和深入研究,是多角度探索、總結和解決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獨特方法,在創新思維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來培養學生全面探究問題的能力,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礎。例如,在對小學生講解加減法時,我們要告訴學生這是數量關系的加減法。我們可以設計問題“1+6”等于幾呀,小學生們會統一回答等于“8”;我們的老師則可以在數字后面加上單位“1天+7天=1周”這樣問題的設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2.善于抓住機會,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1)在學生處于安靜狀態時提出問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小學數學教師偶爾會提出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學生不明白,這時老師不應該直接講解。再提出一些類似問題,使他們開拓新的思路,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當學生在課堂上說話時提出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小學生有時會出現私下的聲音,這有可能是小學生有問題,他們的大腦正在思考。針對學校教師的這種情況有兩種處理方式:
一是暫停講課,讓學生提出差問題;二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然后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得到及時的解決問題。
(3)教室氣氛沉悶時。當課堂氣氛沉悶,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問題的思考,讓學生進行討論,重新整合師生課堂互動,使課堂教學走向高潮。
3.教師要認真傾聽,正確對待學生
學生給出的答案可能不同于老師的預期答案。教師應該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認真傾聽學生的聲音,積極給予指導和幫助。每個孩子都有無盡的潛力,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應該能夠回答老師的問題,只要時間允許,老師教的正確,理解就能到位;如果老師只接受正確的答案,就會把學生的錯誤拒之門外,很多時候,學生們會對他們的數學能力的懷疑。因此,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問題,還要留有彈性的空間,不要生搬硬套于課堂教學的學習計劃。教師應該多注意問題而不僅化為是答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思考。才能及時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4.聯系實際生活,設計問題
然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意問題和實際生活,以便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小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熟悉生活情境而產生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學問題和生活情境介紹。
數學知識的學習越來越枯燥,教師只能把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從學生的共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題目,“小明的爸爸今天很開心,因為加工資了,小明問,爸爸的工資是多少呀?爸爸說,媽媽的工資是2000,爸爸的工資比媽媽多1000,那你看我是多少呢”。這種與生活密切相差的問題,小學生們是取喜歡的,這樣也就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小結
總之,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已經注重課堂教學提問的重要性,但是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技能存在一些問題。筆者針對這些問題,總結了一些優秀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案例,提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師提問能力的對策,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提升課堂提問能力,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汪秉,呂傳漢.創新與中小學數學教育[J].數學教育學報,2010,(09):4.
[2]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