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摘要:社會情感,單純的理解就是指個人和他人進行交往與溝通時所釀成的內心體驗。學習社會情感學是社會需求,更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道路上的必修課。情感教育著眼于人的情意潛能的啟發,培育學生社會性情感品德,發展學生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進他們學習處理個體與自然、社會、他人、包含著自身的適當關系,并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健康的個性和人格特征,因而達到人的素質的整體性提升和完善發展的教育學。來自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培訓資料。
關鍵詞:認知;管理;共情;反省;合作
一、學習背景
庫車縣第十二小學教學質量和城區學校相比有較大差距。規模小,屬于偏遠農村學校,僅有167多名學生,98%是維吾爾族學生,有16名教師,教職工樂觀性不高,對工作和生活都不自信。對學校發展沒有向往,對自身發展沒有鮮明的目標。在平常的教學中,老師忙于教學忽視了學生心理和情感情緒培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師師之間情感上比較疏遠,缺少溝通。最需要通過別人幫助正確處理自身與外界的情感情緒的矛盾,根據《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SEL)”》項目的培訓學習結合十二小學實際,為順利創建SEL學校,我校擬訂了社會情感學習規劃,并進行初步實施。希望通過創建SEL學校讓學生通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環境建設,在校內外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際關系與樂觀精神。本校沒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情感教育在當前從未開展。實施SEL教學具有挑戰性。但教師仍對SEL學校抱著美好的希望,希望學校在管理方面能公平和諧,在這能得到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希望每一個學校成員都能為學校貢獻自己的能力;希望十二小學環境優雅、人際關系和諧、師生健康樂觀。這是我們每一個老師和學生共同的愿望。
二、理論指導
當一個人在處理情感糾紛的過程中,僅僅依靠個體對自身的狀態、情緒和體驗的調控是難以見效的,更多的要依賴與環境的改善和人際氛圍的和諧,要寄托他人在做出個體改變的努力時給予的幫助。為了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讓師生受益于SEL教學,讓學校的每個成員都能在充滿關愛、安全、管理恰當的美好環境中生活學習。首先要創建SEL目標。通過創建SEL學校讓學生通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環境建設。轉自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培訓資料]的人際關系和積極氛圍。幫助學生在學校和社會中獲得發展所需要的對自我、對他人、對全面的認識與管理的意識、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自信心、責任意識,建設積極的人際關系,形成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有效的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促使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以學生發展為主,使全體教職員工有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能夠為學生建造安全、健康、有保障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培養成健康活潑、自信自立、有創新能力、有親和社會行為意識的良好公民;能使學校變成環境優美、人際關系和諧、師生健康快樂的學習型學校。
三、實施與保障
學校領導務必重視與支持。首先要理解社會情感學習對學校的發展有著特別的作用,其次要求校長社會情感學習能力建設、擬訂基于社會情感學習的學校發展計劃、促進社會情感學校的學習氛圍、領導促使社會情感學習的課程教學、引領教師在社會情感學習能力上的成長和發展、創立保障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發展和家校合作伙伴關系、建立社會情感學習在學校實施的檢測評估等。因此我校初步制定如下計劃:SEL計劃(附表).xls 我校組織教師主要有以下幾種培訓方式:分年級、班級、大、小班授課,座談研討交流。項目實施辦法具體安排如下:
(一)加強領導與管理。
按照“四定原則”(定事、定責、定人、定時),落實專家責任。
(二)開展校級培訓。
由校長組織學校教師、家長實行培訓,進一步提高認識,讓老師、家長理解什么是SEL項目?為什么要實施?如何實施?對教師、家長進行項目解讀培訓,讓“全納”與“平等”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結合教育部—聯合兒童基金會愛生學校社會情感學習項目系列教材,開展SEL項目的一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讓學生獲得自信心與良好的人際能力。
(三)把“社會情感學習”(SEL)工作與學校平日教育教學有機整合。
要“站在兒童視覺”科學策劃學校的教育教學,把社會情感學習溶入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開展SEL項目講課比賽。
(四)有效開展SEL活動。
1.學校組織至少由5位骨干教師組成的校級骨干SEL教研、教學研究團隊。
2.在主題班會、課外活動中推動SEL校本課程。
3.總結提煉SEL校本課程教學課例。
(五)加強學校SEL環境建設。
1.開展主題活動。舉辦SEL主題繪畫、主題作文比賽活動,收集學生繪畫、作文作品,讓學生畫出、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
2.開展校園宣傳活動。將SEL理念分解成一問一答的小知識在校園廣播中傳播。舉辦學校SEL班級板報、學校文化墻專欄比賽,推進SEL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設計SEL標識,布置SEL活動的宣傳長廊,布置具有SEL特點的教室環境。
3.加強心理溝通與交流。建立團體活動室、宣泄室、音樂放松室、熱線接聽室、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室。
四、總結與成效
通過半年時間的嘗試實踐說明:社會情感學有利于促使學校德育工作,更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健全人格,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際關系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生關系和睦合群。全體師生和家長之間能夠互相尊重、理解支持。并且有了自信心,會更加樂觀、開朗,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品德。形成了人際關系和諧、師生健康快樂的學習狀態。
(二)校園環境優美,為師生提供了健康有保障的學習、工作、生活環境,營造出安全、溫馨、舒適的學校氛圍。endprint
(三)校長在課堂上進行實踐研究,組織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展示活動,利用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共同研究如何讓在學校內更好地開展社會情感學習、利用校本教材組織主題活動,努力嘗試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社會情感學習內容。我校對社會情感教學效果明顯的班級、教師、學生及時表揚和激勵,增強師生積極性。
五、評估與反思
社會情感學在我校實施半年的實踐活動,我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全校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得到了肯定,使我們校園環境和人文環境美好和諧,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老師樂教學生好學。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需要我們積極努力改善。
(一)缺少專業性強的心理咨詢教師,尤其是民漢雙通的咨詢師。
我們對社會情感學中有些心理學專業術語理解不夠準確,理解解釋不到位,我們家長幾乎都是維吾爾族本身存在言語溝通障礙,對社會情感學的理解就更是難上加難。這個原因也是導致我校不夠合作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校在今后培養情感學骨干教師時優先培養少數民族同胞,便于發揮他們的語言優勢。
(二)專項資金匱乏,營造社會情感學校和情感學氛圍,一定要做宣傳、展板、畫報等材料。
我們利用僅有的資源還是不夠,囊中羞澀所以在宣傳展板等制作方面略顯粗糙不夠完美。因此,我們計劃在宣傳展示過程中盡量用學生和老師手工制作的材料,一方面調動師生創建社會情感學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當學生和老師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全校展示也是一種肯定和激勵。
(三)社會情感學在教育教學中仍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尤其在課堂上要把情感學知識滲透在教材當中用通俗的語言讓學生理解受益這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對情感學理解精準才能在課堂上融會貫通使學生受益。要把情感學運用在課堂首先要培養業務能力強的老師。培養老師的自信心,讓老師能夠認同自我發展的積極品質可以恰當地調試自我情緒和行為合理表達,鼓勵老師及時反思自我從而激勵進取。因此打造專業的教師隊伍是我們創建情感學校的根本。
隨著農村留守兒童的增多,這些兒童長期和父母分離,缺少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極端行為,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兒童健康發展,直接影響著育人效果。在中小學開展情感學習可以提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是符合教育規律、適應教育內涵發展、體現時代特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農村尤為重要。情感學在我校試行半年效果顯著。我們將繼續探索研究出更有效的實踐方法,努力打造“以兒童為本、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型學校,幫助更多的學生和老師樹立自信心、責任意識,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勇于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促進身心全面協調發展。endprint